从沟通开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韩伟健
[导读] 中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韩伟健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中学    524348
        摘要:中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心理已经开始发展,但并没有发展成熟,由于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责任,所以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需要有足够多的耐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僵化的说教已经不适合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传播要从灵魂出发去教育人。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沟通;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前言:目前,中学生的教育不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集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这种教育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轻浮不安的青春期,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德育教育自然刻不容缓,但抵抗力也很大。班主任要结合中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入学生的内心,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因此,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教育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存在着许多教师不关心学生道德品性,而仍然关注传统教育史上的学生表现,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现象。有些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美德,但他们只做较少的相关课程教育,导致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很难进行。
        教师教育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最冲动的阶段。学生心理和思想都很敏感。一旦你不小心,你可能会陷入生活的误区。初中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老师自己的所有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教师的美德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也可以模仿学生。此外,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和道德,在学生真正步入社会后发挥重要作用。
        二、德育工作的几个有效沟通策略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班主任是班里的教育和管理者,所以是经常和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和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中学生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行为举止的重要性,所谓“言传身教”。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王凤贤指出:“德育质量的内涵是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扩张和严谨趋势的不断显现。”因此,班主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现有的经验成果,科学地应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
        (二)投其所好,拉近师生情感
        罗马诗人西罗士曾说,“只有我们对别人发生兴趣时,别人才会对我们发生兴趣。


而投其所好其实就是指从彼此的兴趣出发,打开彼此真诚交流的大门。特别是,和初次见面的人交往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因此在学生的沟通教育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就是在沟通时尽量与对方感情上有共鸣,这样我们就会很快走进对方的心,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所以说,在对待别人的时候,应该需要学会看到彼此的心理需求,做到投其所好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在彼此的心中起到信任作用,以此做到有效的沟通。
        (三)以爱育人,做学生的好朋友
        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有敏感的思维、强烈的自豪感和强烈的独立感,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爱是教育的主题,对于教师而言,就是用自己心中那份无私的爱与学生相处,去爱他们、包容他们。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认为,师生之间相处就得像朋友一样,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微笑面对学生,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例如: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叫黄召平,他学习成绩好,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却发现他没心学习,情绪很低落,后来我找他聊天,才知道他爸爸生病了,为了治病已经花光了家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钱。现在没钱交资料费了。了解情况之后,我带头在班里搞一次自由捐款活动。同学们都尽自己的能力为黄召平同学捐款。这是爱的诠释,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爱的传递。
        (四)因材施教,挖掘学生闪光点
        班主任是学生的可靠领导,要有科学有地效利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对教育手段进行改善,从多方面理解学生的心理,打开学生的心扉,实现更好的道德教育。一个班中有纪律好的学生也有纪律差的学生,特别纪律差的学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但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我们做班主任的一定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利用闪光点入手,以点带面。例如,我们班的赖嘉伟同学,他经常打架,但是体育成绩较为优秀,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利用这位同学体育的闪光点进行培养,转移注意力,树立自身学习信心,通过长时间的正面引导,这位同学不仅成了体育课代表,还遵规守纪。最终在2020年中考通过体育特长生考上市重点学校。
        此外,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互助模式,与班干部一起组建支援团队。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帮助团队可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班干部就和班老师沟通,班老师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和学生进行深刻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心理学和学习敞开心扉,正常生活。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为实现道德教育的效果,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结语:
        中学生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是需要社会、家人、学校协调努力和共同管理,并非一个人的战斗,因此对于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必须专注于持久性。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从小开始,从基本的行动习惯开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作为班级教师,必须在学生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中做好工作,通过指导学生改善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奠定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华.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考[J].好家长,2019(20):100-101.
[2]王乐芳,徐西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No.631(11):50+66.
[3]刘爱珍.走进学生心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J].高考,2019(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