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芬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完小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通过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对学生将来发展起到积极意义。小学高段数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是通过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不断摸索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属于教学难点和重点,一些学生表现出学习难度大,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书序逻辑思维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给更多数学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答能力
引言
随着现代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前沿的理念作为指导,围绕教学内容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借助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和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才能找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兴趣喜好设计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应用题题型,重点考虑应用题的难易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结合教学效果不断改善教学计划,以实现高段数学教学目标。
一、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及其成因
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只能自主完成典型应用题,对于一些更深入或者变换形式的应用题难以准确作答,同时还容易出现作答错误,追究问题根源则是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没能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点。另外,学生缺乏对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总结,常被无用信息所困惑,没有抓住应用题的精髓,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讲,主要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利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大量习题和多样式题型,让学生找出这部分习题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忽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典型习题作答较为轻松,如果转变应用题形式,学生则难于理解。若从另外角度分析,主要因为学生不具备自学意识和能力,单纯按照教师思维学习新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解决方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
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突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着自身指导和引导作用,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拓展知识宽度和深度,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思维。在完成基础教学后,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把零散、杂乱的知识点梳理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本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为更好开展高段应用题教学奠定基础。
(二)打造多样式的教学形式
往往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抓住和巧妙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采取多样式的教学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抽象或者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以直接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新颖课堂中良好的学习。当前,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设备,能够将复杂知识简化,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抽象思维得到提升。此外,应用题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数据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题目中的问题,使数学课堂赋予生活化,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还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即审题、识别、分析、解答和检验,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明确题型对应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对号入座用理性思维解题,就算有时候利用解题经验解题,那么当问题变复杂、题型花样变多后,必然会陷入思维的僵局,最优的培养过程,应该是要让学生看见一道应用题就明白题型对应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将对应知识点的大部分内容先过一遍,解题才会更加有效;(2)明确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对应用题的问题深入剖析、拆解,梳理正确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抓审题,小学高段应用题中经常会隐藏一些无用信息或诱导性因素,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取应用题中的有效信息,正确分辨有用和无用信息,为明确解题步骤做好铺垫;(4)建立错题库,学生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汇总难免犯错,教师引导学生将错题罗列在纸上,组成错题库,并简单标注错误的原因,以便日后在复习中可以将错题库拿出来反复观看,归纳总结经验,知错且归纳总结经验并改正,就是避免下次不再犯错的最根本方法,必然有利于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质目标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剖析,领悟到数学知识赋予的内涵及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不断摸索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自然而然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会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更强,同时会具备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10):126.
[2]王聪忠.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71.
[3]司圣芹.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