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国城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很多,因此,现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观地探究物理知识,从而主动地从物理现象中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物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但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素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而非要求学生简单记忆物理理论知识。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物理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难度较高的学科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多数高中生对物理学习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会产生惧怕心理。在此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们就一定要优化教学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提升。本文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理论内容,结合新课程对提高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及物理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策略,以期为提高学生核心素雅做出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物理教学;模型构建
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展示物理模型,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物体状态和变化过程,从而使枯燥的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物理实验中充分的培养自己的物理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将构建物理模型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物理模型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物理模型,是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物理模型有三种:物质模型、过程模型和状态模型。例如,质点知识和磁场知识属于物质模型,而应用类知识属于过程模型。尽管物理模型的种类很多,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将物理模型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分析和归纳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构建物理模型
1.归纳法构建物理模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建模方法就是归纳法。也就是说,教师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归类总结成系统化的板块模型。在物理研究中,我们发现物理知识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理论知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点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足够突破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夜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例如,当老师讲解与质点有关的知识时,便可先引导学生理解定理知识,然后根据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所需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在质点运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物理模型,而质点本身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获得实验所需的理想化物理模型,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归纳法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实验所涉及到的各种数据和经过多次实验所总结出的规律,有了这两点才能保证归纳法顺利实施。
2.抽象法构建物理模型
高中的物理知识的确较为抽象,其理论知识涵盖面广,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困难,需要学生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遇到抽象问题时,都是将这类问题进行简化,只是提取其中的重点和简单易懂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漏掉,其中的很多连接性的知识,使学生无法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容易记忆理解混淆。例如电磁场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较为抽象,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抽象发构建物理模型。通过对电磁场的初步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虽然电磁场存在于环境中,但是却无法捕捉到。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述电磁场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之后,再通过展示物理模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复习巩固。在抽象发构建电磁场物理模型时,教师可以简单地给学生描述一下电磁场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电磁场效应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3.高中物理模型建立的拓展性延伸
高中物理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简单的自主探究;充分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通过构建物理模型,不但可以刷新学生的认知范围,也使得学生可以将复杂抽象的为知识进行自主简化,从而理解物理理论。例如,当老师讲解与“原子”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先把这个知识点物化成“枣糕”,但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可以把它发展成“核”型或“量子化”型,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中学物理教学难度很大,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通过建模建立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摆正教学态度,合理运用模式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建军.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J].科学导报,2014,000(020):31-31.
[2]丁宏伟.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83-84.
[3]张洪燕.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有效性及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000(015):57-58.
[4]金波.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7):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