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阶段的常用基础物料之一,其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在新能源、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混凝土施工项目及其自身的技术性能、结构特征均出现较明显的改变,强度是混凝土的关键指标之一,规范化的落实检测与测评工作,将会协助施工方降低加固与处理费用,强化工程的可靠性,规避质量安全隐患。但是当下部分人员未能深入了解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内涵,在技术方法应用方面暴露出一定不足,这是令人担忧的,鉴于此文章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含义、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现场检测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项目的周期不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意识到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时,要掌握各种检测方法的技术要点,提升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能准确体现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评定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否需要采取加固、返修措施,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因为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而导致后期使用中出现结构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含义
在当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检测,已表现为一项硬性要求,并要选用一些技术含量较好的体系辅助完成,严禁出现任何漏洞。对现场施工技术自身而言,其并不是单纯的采用经验作业模式落实的,而是采用一些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去实现综合处理,观察评估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否则需要作出相关改进。纵观当下混凝土强度检测实况,不难发现其是基于多样化技术手段进行的,比如采用超声波、射线及成像技术等,通过检测强度分析混凝土的现实应用、拌和、配比及成型情况等,观察各项数据的改变情况,若强度检测结果和设计要求存在出入,则要采用相关补救措施,或再制作。大部分工况下,至少会采用两种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去完成,一方面维护检测过程的健全性,另一方面使检测结果更加权威。
2 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类型
2.1 回弹检测法
混凝土回弹检测法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主要是应用回弹仪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撞击,然后通过回弹仪的读数来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在回弹的过程中如果弹到了钢筋的位置,就会使得回弹仪的强度数值较大。另外,使用回弹仪检测时,如果检测人员的角度不垂直,也会影响回弹检测的结果。所以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都是对一个构件进行多个点回弹检测,然后去掉不合理的强度值,再计算其平均值是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在使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检测时,它只能大概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值,如果混凝土强度值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可以不用继续检测;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2.2 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结合使用的综合检测方法。只使用一种方法检测混凝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不但发挥各自的优势,还能减弱单独使用的缺陷,既能够检测混凝土实体结构弹性和塑性性能,又能够了解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因此能够更加准确检测出混凝土实体结构的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先采用超声波法测试混凝土性能,测量超声波在被检混凝土构件中传播的波速,然后再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建立 f-v-R 关系。再根据混凝土强度、声速值和回弹值的测强曲线,推定出该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超声法或回弹法只能在某一个方面和一定范围反映混凝土实体结构的性能。例如回弹检测法,只能对混凝土结构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强度进行推测。当需要检测大尺寸构件时,回弹法很难反映混凝土内部的实际强度。而超声法则是通过检测断面的动弹性能来推测混凝土强度,但是对较高强度混凝土检测时,动弹性指标敏感性下降,许多微小的变化容易被检测误差掩盖,因此会限制使用范围。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不仅仅能检测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和外部的性能,而且能扩大检测强度的范围,相互弥补缺陷。
2.3 钻芯检测法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如果使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那么就要使用钻芯检测法进一步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相较于回弹仪检测而言,钻芯检测对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选择钻芯位置时一定要注意,要选择构件受力较小的位置,并且选择有质量代表性的位置,要避开主筋和预埋管线。在确定好钻芯取样位置后,利用钻芯机取芯样,然后将芯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得出准确的芯样强度值。为了提升钻芯检测法的准确度,在进行检测批质量检测时,一般要求同一构件的钻芯个数不少于两个,这样才能使得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在使用钻芯检测法进行强度检测时,还可以结合芯样测定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4 超声脉冲法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有介质的参数,但是不同介质对超声波形成的影响有差别,会因介质而引起折射或反射现象,进而影响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波形。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使超声波加速传播,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去实现。故而,在实践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检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从而测求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值。为使混凝土强度检出值的科学性有所保障,推荐超声脉冲法检测阶段将传播频率控制在20KHz~500KHz之间。并且对检测部位也提出一定要求,规定选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侧面,且各检测面的长、宽、高均要>20cm,各检测平面也要维持较好的清洁度与干燥度。
3 提升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的策略
3.1 编制完善化的强度检测技术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施工方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的必要性,该项工作运作情况也得到业内人员的高度重视,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应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规避出现明显的缺失问题。结合既往工作历程即现行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在采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阶段,一定要拟定完善的强度检测计划,在保证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基础上,也不干扰正常的工程进度。首先,相关人员不可依照主观意愿盲目地检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要分析到检测的目的性与混凝土构件自身状况,比如很多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明确规划,于不同架构与施工区段,强度表现出差异性特征,故而要结合差异化的工作实况,合理应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其次,综合多种因素预测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力争使检测工作一次完成,借此方式规避强度检测工作的复杂性。最后,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应及时将其反馈给上级部门,结合上级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于建筑施工现场内部作出相关干预,力争将外界因素对强度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客观性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3.2 编制完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案
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之前,一定要编制完善的检测方案。方案的内容要明确检测方法、取样部位、取样操作流程和取样的个数。然后综合考虑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例如在采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按照规范要求,一般钻取的芯样直径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 2 倍;选取的检测位置要便于钻芯机的定位和安装。在取完芯样后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运输途中损坏芯样,影响其强度检测结果。在方案中明确这些内容可以有效规避不当操作所造成的检测值不准确,可以客观地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评价。
结束语
当下,检测技术应用过程较为理想化,施工人员在多个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处理,很多工作在推进阶段没有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后续阶段,更应从思想上重视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工作,开发出一些更简便、有效的技术方法,立足于现场环境实际条件,进一步提升检测技术实施过程的可靠性,获得更多高精度信息,提升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1] 李黎.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脉冲激光无损检测技术[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4):673-675.
[2] 王翠姣.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