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的综合探析 沈建民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沈建民
[导读]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山东潍坊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潍坊  262200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进行“智慧国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通过相应的信息化技术性手段,实现以信息化为导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此实现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的综合。
        关键词: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综合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需求关系渐渐紧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帮助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可以有效减少一定土地资源的污染,帮助城市及农村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积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制定精准目标,做好对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力度,通过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化利用实现生态建设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效益。
        1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手法,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科学地规划土地数量和用途能够尽可能地激发出土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推动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为城乡带来更多的效益[1]。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是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而建立这项制度也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用途、土地资源的开发环境等方面。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要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管理问题,将会对城乡规划建设造成严重影响[2]。
        2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的实效性提升策略
        2.1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规划,树立正确目标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是切实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规划能够做好的前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实际业务培训,扎根深处。管理人员需要熟练使用相关管理知识,做好实地调查,可以帮助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制定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树立正确的清晰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及农业部门需要在现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条令,帮助土地管理部门清晰规划土地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按照有效的法律条令来执行,在保证相关经济效益的同时,推进社会的进步,保护人民合法利益[3]。
        2.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污染
        减少浪费,节约先行。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反思和面对当前土地资源浪费及污染严重的现象。即使在社会、国家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土地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合理规划,积极运用相关法律,加强监管,杜绝土地浪费和污染现状,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产。积极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日益紧张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压力。加强生态建设,找寻有效措施解决当地的水土流失、沙尘化等问题,积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根本上保护土地资源[4]。


        2.3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
        要想做好土地规划利用工作,人们必须注重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提升土地规划利用科学性的根本保障。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人们应与时俱进,做好地理信息监测,收集相关土地资源的信息资料,为土地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这样既能提升规划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各项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土地规划利用的动态化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合理性,使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的规划利用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说,土地规划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在土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的建设同步推进。新时代,土地规划利用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生态为本,解决好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经济增长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4提高土地植物覆盖率
        扩大植被覆盖度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管理方向。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植被覆盖度越高,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越好。因此在这个前提下,相关部门则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协调森林资源,优化草地资源。并通过植树造林等相关活动,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从经济角度和水土保持角度全面提高了土地的植被覆盖系数;另外,也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来预防自然灾害或减轻沙尘暴。而天然草地的有效利用可以防止过度放牧,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实现土地资源有效保护的目标。
        2.5做好生态建设工作
        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全面遵守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针对当前时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现状,精确定位,合理确定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并运用生态设计理念,打破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确保各项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同时,对原有的土地布局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目标,确保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引领作用得到全面发挥。要想提升该项目的落实水平,政府有关部门还要找到项目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结合项目设计特点,遵守生态共生的设计原则,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合理建设乡村道路,实现道路互通互联,推动工程项目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确保项目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对现有的土地布局进行全方位优化,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其他资源的损耗与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积极的整治与保护措施,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与损耗。
        结束语
        土地规划利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作。我国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从整体上看,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山地多、平地少的特征,高山和高原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土地资源质量不高,退化严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规划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更好地管理我国的土地资源,解决当前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促进新一轮土地规划利用。
        参考文献:
        [1]别尔克•巴德利汗.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8(42):59.
        [2]向丹,刘昌昊.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J].环境与发展,2018(6):207.
        [3]王璞,雷玉东.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7):213.
        [4]魏伟.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