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乡村供电服务创新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吴敏恺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  2644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担负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的重任,站在新的起点,乡镇供电所是服务“三农”的直接“参与者”,面对供电服务的新要求,需要构建基础更牢固、管理更规范、协同更通畅、服务更高效的供电服务前端,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关键词:供电;乡村;营配贯通;创新
        乡镇供电所作为承接各项业务的最基层单位,按专业分设班组的模式无形中建起了专业壁垒,班组之间在业扩报装、故障抢修、营配贯通等业务中协同事务较多,不能满足前端快速响应的要求。以业务导向的管理模式导致服务方式、服务措施与客户的需求不对称,影响了供电服务质量和协同效率。线上办电渠道推广应用程度不够,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政务要求存在困难。
        (一)确立“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进一步增强乡镇供电所供电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乡镇供电所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应用“互联网+”新型服务手段,开展流程和业务的优化创新,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开展供电服务在线监测,提高供电服务管控水平,推动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建立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优化组织机构及业务流程,落实岗位职责,完善考核评价细则,培养复合型员工,支撑新型业务推广,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持续提升“获得电力”营商环境指数,实现“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属地业务全覆盖、营配末端全融合、服务方式全渠道、工作管控全过程、相关业务全支撑的建设目标。
        (二)建立“服务驱动、末端融合”的新型供电服务体系
        强化供电服务指挥管控,实现末端融合快速响应。建立市县两级供电服务指挥平台,通过服务指挥机构对乡镇供电所业扩、抢修等核心业务实施集中指挥管控,真正实现营配调管理协同、系统融合、数据共享、末端融合。加强后台对前端作业的管理、数据、技术支撑。营配业务末端融合乡镇供电所比率100%,形成覆盖乡镇供电所的“小前端、大后台”的供电服务指挥新模式。整合营销、运检移动作业终端,加大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提高台区经理“单兵作战”能力,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抢修工作中高低压业务协同,实现“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解决问题”。全面开展计划停电通知到户、故障精准研判和主动抢修,开展故障停电通知到户,提高精准服务水平。在开展电网检修同时,同步开展低压线路消缺、户表改造等工作,压缩停电次数和时间。
        (三)加强“服务驱动、末端融合”的全过程供电服务管控
        创新服务协同管控机制,助力营配末端融合。以快速响应、一站式服务为原则,整合设备运维、抄表收费、业扩用检、故障抢修等日常工作的计划安排,提高自动化系统应用率、线上业务比率,将同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业务向上集约,将一线服务协调工作落实到台区经理。高压营配业务实行“1+1”配合制,解决抢修工作中高低压业务协同问题,实现“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解决问题”。低压营配业务在班组内末端融合,台区“网格化”管理和台区经理“组团式”服务,做到现场服务“一次到位”。

强化实时管控,开展综合业务监控,并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将监控业务与95598服务工单处理、供电服务抢修指挥、电子渠道运营等相关业务有机融合,对乡镇供电所协同工单、核心业务指标和工作质量的全过程管控情况。
        (四)加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党的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
        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先锋模范引领建设。落实《党的建设“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健全乡镇供电所党组织,并配置专(兼)职书记,参照供电所所长级别进行管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建与业务培训工作,率先主动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责任,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常态开展廉洁从业警示教育,积极投身于“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中,涌现出多名模范党员,成立电力彩虹服务队,深入服务社区、农村、企业,累计服务出勤3.5万户次,15万多工时。细化农电队伍的建设工作,从政策上、思想上、业务上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队伍。
        (五)加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质量的全面监督评价
        制定“全能型”乡镇供电所评价细则,全面评价考核。制定《“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评价要点》,对“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按照“属地业务全覆盖、营配末端全融合、服务方式全渠道、工作管控全过程、相关业务全支撑”5个类别、24个项目、69个条款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分为“必选条款”和“可选条款”,其中“必选条款”为必备动作,需高标准满足国网公司“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要求;“可选条款”为选做动作,体现公司乡镇供电所管理的前瞻性。
        1.构建科学量化考核机制,实行全员绩效管理
        构建乡镇供电所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开展短板改进,实现“全能型”供电所管理的持续改进。完善绩效组织、制度、指标、监控、评价、结果应用六个体系,建立由供电所所长、三个班长、三个职工代表组成绩效评价小组,开展绩效量化评价考核,实行基于岗位价值、绩效贡献、能力素质的薪酬分配机制,绩效考核新模式实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理念,完善反映工作量、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三部分组成的工作积分制,主要包括三方面:1.基本工作任务;2.工作量完成情况;3.技能水平的高低(高压15项技能,低压18项技能,每通过一项技能+5分);简化绩效评价过程,把每天的指标监控工作情况通过移动作业终端上报,每月月底绩效评价小组根据员工每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考核,将绩效考核全面融入乡镇供电所各项生产经营和日常工作中,员工绩效工资相差300-600元,起到让员工都关注绩效的目的,建立适应“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绩效考核模式,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员工主动承揽工作任务、主动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充分释放员工能动性和积极性。
        2.强化落实安全廉政监督主体责任,全方位监督防控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廉政、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坚持内外监督并举。严格落实省公司《进一步加强营销安全生产管理意见》等文件要求,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小、散”低压作业专项安全整治,将“小、散”低压作业纳入日计划管理,排查整改业扩报装、电能表拆装、用电检查和营配末端融合等工作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管控不留死角。严格执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廉洁风险防控手册》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深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紧盯“小微权力”,杜绝因业务和权力下放引起的行风问题和廉政风险。建立完善供电所廉洁风险纵向管控、同级监管、外部监督的“三位一体”防控机制,化解预防“全能型”潜在安全、廉政风险情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