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心血管病检测项目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邓晗
[导读] 近几年,伴随着科研发展的迅速,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新的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这些心血管病检测项目已经在临床崭露头角,如何在繁多的心血管检测项目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邓晗
        四川省兴文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400
        近几年,伴随着科研发展的迅速,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新的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这些心血管病检测项目已经在临床崭露头角,如何在繁多的心血管检测项目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得到了临床心血管病医生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的共同关注。心血管疾病的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就临床来说,常见心血管疾病可以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力衰竭以及心脏功能检测。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检测项目。
1.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血脂检测除了常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四项以外,设施条件好的实验室还可以增加测定载脂蛋白ai (apoal)、脂蛋白a[1p (a) ]以及载脂蛋白b (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代表的是hdl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反映的是hdl颗粒数,这二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lp (a)是临床中公认的导致动脉出现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血浆lp (a)水平高的心血管病患者,他的家族成员大多也有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和遗传因素有关。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升高与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现在一般认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性的增高会引起血管壁损伤。同型半胱氨酸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升高有很大的联系。国内外逐渐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作为检查人们是否患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常规检查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是运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来检测的血浆c反应的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可能比ldl-c有更好的效果,同时也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个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观测值应该取两次(而且最好间隔2个星期)检测的平均值。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对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而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也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的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水平和梗死面积无关,它是预示未来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2.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目前临床大多是根据症状以及心电图相结合,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如ck- mb质量浓度(ck- mbmass)、肌酸激酶( ck)以及肌红蛋白( mb/myo)、心肌肌钙蛋白( ctn) i或t等进行鉴别诊断。这些标志物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梗死发作后释放入血,若在血中发现这些物质水平升高则表明有心肌损伤存在。心肌肌钙蛋白(ctn) 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以及心肌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心血管病患者大约在心肌梗死后的四小时和六小时内,心血管病患者的总 ck 活性会出现升高的情况,24h达到峰值。如果心血管病患者没有并发症,3~4 日之内就可以恢复正常。肌红蛋白( mb/myo)是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早期标志物,该指标灵敏度高并且峰值早,与心电图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肌红蛋白的升高并不能诊断患者有心肌梗死的问题,但是如果心血管病患者在胸痛发作以后的6~ 12小时不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一项很好的指标,同时也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观察有没有出现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的问题。如果肌红蛋白频繁出现增高的话,就提示原有梗死仍然在延续,肌红蛋白是否升高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出现再灌注问题的一项比较敏感准确的指标。
3.评价心脏功能的检测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脑钠肽(bnp)是评价心脏功能和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心肌标志物,而且还可以鉴别诊断心血管病患者到底是心源性心力衰竭还是肺源性心力衰竭,脑钠肽(bnp)有助于排除心血管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会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是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同时也是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是检测脑钠肽(bnp)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也不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内皮素(et)主要指的是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和合成血管活性肽,内皮素(et)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特别是冠状动脉最为敏感。根据相关研究显示: et-1的增高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关。
4.心血管检测指标的联合使用
        把一种持续升高并且特异性高的确诊标志物(如ctn)和另外一种快速升高的早期标志物(如myo)联合使用,这种联合使用方式有助于快速鉴别非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特别是明显改善了acs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了心血管患者的观察时间和费用。如ctn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同时也是短期的预示,而hs-crp反映的是冠心病潜在的炎症过程,是长期的预示。hs-crp和肌钙蛋白是一项独立的危险预测指标,针对不稳定性的心绞痛患者可以将 hs-crp 和肌钙蛋白i或t结合起来联合运用。
5.总结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可以供给人们选择的心血管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虽然这些检测项目都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诊断是否患上心血管病,但是找到适合的心血管病检测项目可以减少人们的医疗成本以及提高心血管病的检测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