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华林富
[导读] 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取决于汽车自身安全性能与驾驶员的安全操控。汽车驾驶员主动提升安全意识,可以有效规避汽车风险的出现。
        华林富
        33082319791112****


        摘 要: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取决于汽车自身安全性能与驾驶员的安全操控。汽车驾驶员主动提升安全意识,可以有效规避汽车风险的出现。基于汽车驾驶需求对主动安全性因素进行分析,并合理对相关因子进行优化,以提升汽车使用的整体安全性。就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阐述。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危险辨知;因素分析
        为提升汽车驾驶的主动安全性,需对影响主动安全性因素进行辨识分析,找出其影响因子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以提升汽车驾驶安全系数。
        1 事故分析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误操作是驾驶员的主观责任,为提高汽车驾驶员的交通信息感知能力,需合理拓展驾驶控制区域,以协助驾驶员及时意识到危险信息,避免汽车事故的出现。
        通过对车辆事故分析可知,部分汽车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未及时的应对突发因素,以导致汽车事故的发生。基于驾驶员的主观能动性,技术人员应当从汽车安全领域入手,研发事故回避的辅助驾驶设备系统,以提高汽车驾驶主动安全性。如目前汽车配置的ABS防抱死系统、障碍物主动预警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变频恒频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2 因素辨识
        2.1 危险感知
        危险感知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主观判断,如个体的风险焦虑、事故恐惧、事故损坏等,可以将其作为客观的汽车驾驶风险评估参数,具体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相关交通信息分析获得。
        如个体由于对事故危险辨识不足,导致事故发生,则与个体的主动意识相关。假如个体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焦虑事故的出现,担心事故责任与伤害,则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测定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危险感知能力代表着个体的驾驶经验与驾驶能力,且个体的性格也对其有很大影响。
??????
        2.2 事故概率
        当汽车驾驶的危险系数超出一定范围时,此时事故发生的概率则非常大,如酒驾行为的发生,则导致驾驶危险系数超过日常限定值,发生汽车事故的概率可以有效确定。因此汽车驾驶员产生的风险越大,则表示汽车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汽车风险系数与事故发生概率没有相关比例联系,因此,对汽车驾驶的主观安全性因素辨识,存在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
        2.3 危机意识
        当驾驶员的危机意识越强时,则预示驾驶员在未来驾驶时会进行安全驾驶,主动规避汽车危险因子。随着驾驶员社会经历的不断增加,个人的危机意识会不断增强,相关生活经历会对驾驶员的汽车驾驶产生一定影响。而每一位个体对危机意识的感知能力不同,因此个体驾驶存在的危险感也是不同的。
        如个体在三十岁以后,社会经验、事故经历、危险意识等不断累积,在汽车驾驶时则会主动预防危险因素,提高主动驾驶安全性。个体的事故意识、危机意识、经验总结等都会影响到驾驶行为,以间接影响到汽车驾驶安全性。
        2.4 预防性驾驶
        预防性驾驶可以主动规避驾驶危险行为的发生,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如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及时的纠正自己错误的驾驶行为,调整驾驶行为,以降低汽车事故发生的几率。如客运司机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有强制预防性制度,在连续高速驾驶4小时后,需要停车休息以缓解驾驶疲劳,避免驾驶员由于驾驶疲劳诱发车辆事故。


        3 预防措施
        3.1 车辆安全管理
        基于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对应的事故辨识,为很好的消除车辆危险事故,可以从车辆安全管理领域入手,开展车辆安全性管理,以降低车辆自身的风险因子。当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时,汽车则可以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确保驾驶员可以主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汽车驾驶安全系数。在开展车辆安全管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领域入手:
        (1)当汽车处于极端运行条件下,汽车轮胎由于摩擦缘故导致汽车侧滑事故,此时汽车驾驶員无法通过方向盘控制车辆,使得汽车驾驶的危险性提升。通过对其分析可知,主要是因为车辆的轮胎无法与地面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行为。汽车轮胎的花纹是保证摩擦力的基础,但部分汽车由于长期行驶,轮胎花纹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地面摩擦力,最终诱发了汽车侧滑问题。为此,则需要对汽车的轮胎进行及时更换,以主动规避侧滑问题出现。
        3.2 驾驶员安全教育
        为提高汽车驾驶员的主动安全驾驶行为,增强驾驶员的危险意思与风险感知能力,可以通过预防性驾驶工作开展,给予驾驶员一定的安全教育,以主动规避汽车驾驶危险因素。在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领域入手:
        (1)培训驾驶员开展转向极限,让驾驶员对汽车侧翻与侧滑问题有感性的体验,在以后驾驶汽车时,则会慎重开展极限转向操作,以主动规避汽车侧翻、甩尾、侧滑等问题。
        (2)让驾驶员开展紧急制动练习,了解汽车紧急制动的安全距离,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很多驾驶员没有对汽车的安全制动距离有清除的了解,总是想当然自己车辆的紧急制动安全距离,最终在遇到突发事故时,由于无法实现安全距离的紧急制动,最终导致了车辆事故发生。
        (3)让驾驶员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驾驶盲点,以对其进行合理的纠正。如很多司机都是由于驾驶盲点,而导致了车辆事故发生,给自己与他人造成严重损害。
        (4)驾驶员对自己错误的驾驶行为进行主动纠正,部分驾驶员在驾驶时,存在不同错误的驾驶行为,如不系安全带、行车过程中看手机、不主动进行会灯等。驾驶员及时的纠正自己错误行为,可以有效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

        4 因素分析
        4.1 驾驶员因素
        为保证驾驶员可以充分利用汽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员需了解掌握相关系统的正确驾驶方式,以合理的操控辅助驾驶系统,提高汽车驾驶主动安全性,主动规避相关汽车事故风险。如ABS防抱死系統的应用,可以在最短距离内实现制动,且不会导致汽车发生严重侧滑与甩尾问题,造成汽车安全风险。?
        4.2 车辆因素
        为避免由于驾驶员出现误操作导致车辆事故,在车辆性能优化时,应当就驾驶员误操作问题进行科学抑制,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汽车稳定控制系统VSC,可以有效提高汽车驾驶的稳定性,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舒适的驾驶乘坐体验,同时该系统可以有效规避驾驶员的误操所行为。
        如当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驾驶员出现误操作,导致车辆出现过高的转向速度,极易造成汽车侧翻事故。而VSC系统则可以进行预控管理,以避免汽车出现较大的不稳定性。系统监测到车辆存在侧翻风险时,则可以通过主动调节油门大小,以控制车辆输出转矩,以降低汽车转向的速度,主动降低汽车转向风险,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在汽车驾驶时,驾驶员的危机意识、风险感知、预防性驾驶,都会对驾驶主动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合理的开展相关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红林.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2:199.
        [2]尘帅,王吉忠,张西龙,吕林,郑龙月.面向车辆纵向动力学控制的制动意图识别综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4002:105-11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