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媚
广西吉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对工作的环境越来越看重,职业卫生检测的工作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文章主要对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化验分析的主要环节和流程,分析了目前职业卫生检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化验分析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化验分析;质量控制
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70多年,我国的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拥有几百个工业分类,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职业卫生环境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卫生条件差,经常会出现有毒物质、化学物质等残留物,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工作,严重的甚至会形成职业病,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都越来越重视职业卫生环境,作为职业卫生检测人员也要加强对职业卫生检测的方法研究,做好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的主要环节
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的主要环节是:采样、运输样品和检测样品。在采样、运输、检测的三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的检测即对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的一般过程是:确定检测样品并检查样品的完整性、配置处理样品需要的溶液和试剂、将处理好的样品或试剂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进行化验和分析、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撰写实践报告,之后将残留的样品和溶剂进行妥善处理,并一一清洗实验的设备和仪器,放回原来的位置并检查设备仪器的安全性。
二、目前职业卫生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检测方法和标准落后于工业生产
在工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的新产品越来越多,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新的有毒、有害物质,而我国国家颁布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一般是几年才更新一次,更新缓慢,滞后于工业的实际生产。比如我国最新的对于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的监测方法中,写明的有毒物质多达三百多种,检测方法也达到了两百多个,但是仍然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并没有包括在内,更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当然也存在有国家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在工业界已经达成共识,行业统一采用某种新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现象,比如90年代尿贡测定的标准一直规定的是采用冷原子吸收法,而在尿贡的实际检测中,行业已经基本不使用冷原子吸收法了,而是采用更科学的原子荧光法。但对于其他没有达成共识的有害物质以及检测方法,大部分的企业仍然还是会按照老规范中的标准去检测,这可能导致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无法通过检测反映出来,企业没能及时对场所中的危险物质进行处理,致使这些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残留在空气和场所中,严重的甚至会使在场所中工作的员工失去宝贵的生命。另外对于一些化学物质、物理材料、重金属等我国的监测规范还没有将他们包含在内,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检测标准,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没有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作为参考和依据,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
(二)检测方法缺乏验证,科学性不够
我国现有出台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但曾经的研究检测人员可能受限于当时的测试技术和检测环境,其检测方法缺乏多方的验证,方法并不够科学甚至存在有一定的错误,而当时的检测人员却没有发现,这就会导致后来的实验检测人员在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时按照规定的方法去操作,得出错误的检测结果。比如在GBZ/T160标准中对于氨的测定,在描述的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内容中就存在有错误。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氨进行检测时,其利用的是纳氏比色法在碱性环境下会显示颜色的原理,规定的方法是在处理样品时要使处理后的溶剂达到10ml,为了使处理后的样品溶剂达到10ml,可以加入一定的吸收液。但一般来说,吸收液是呈现稀酸性的,加入的碱性试剂会中和一定的酸溶液,但基础环境仍然是酸性的,这种情况下其颜色就无法显现出来,也达不到检测的目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不加吸收液,只加入适当的纯水使溶剂达到10ml,就能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
(三)采样过程和处理方式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采样是卫生检测中的关键环节,后续的检测工作都是在样品的基础上进行的,采样是否合规一方面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采样人员的安全性也有影响。采样的重点即在于用专业的方法操作、按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缺一不可,但有少部分采样工作人员却可能在这方面出现纰漏。就笔者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是以下两种人容易出现不合规的现象:第一种是刚踏入检测行业经验不足的新员工,他们因为没有在实际中的经验,所以对一些规定并不理解和重视,直到出现问题后才明白采样合规的重要性。第二种是从业多年的老员工,有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可能形成了自己一套对采样工作的认知和方法,有时在操作中并没有严格遵守规定。另外,在样品完成采样之后,一般要运送样品到专业的机构和实验室里对样品进行检测,但有一些公司和企业对样品运输的过程不够重视,可能导致样品被污染和损害,影响之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加强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采用科学的化验分析方法
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检测的化学物质种类增多,检测化验的方法要加强研究、及时更新。国家要加强对职业卫生检测化验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视,给予足够的资金和一定的政策支持,要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改善职业环境,加强对职业环境的卫生检测工作。在国内外市场上如果出现了新的检测化验方法,国家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进,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和验证,并及时更新到国家的职业卫生检测的方法中,给行业的相关人士作为检测化验的依据。从事职业卫生检测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关注最新的科学检测方法和相关标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实验分析中选用科学的化验分析方法。
(二)严格按照规定采取样品,保证样品质量
样品的采取和运输方式都是很重要的,样品在采取和运输的过程中如果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很容易就会受到污染、发生变质,受到污染变质的样品是无效的样品,会导致实验分析的结果不准确。不同种类的样品对采取和运输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职业卫生检测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按照样品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操作,保障样品的质量。
(三)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
1.做好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清洁保存工作
保持实验室的干净和整洁,保持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清洁度是实验室内的化验分析人员首先就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实验室中的设备仪器是要直接接触样品的,如果质量和清洁度不合格很容易污染样品,会影响到化验分析的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化验器皿、衣物等进行检查和清洗,使实验室的环境保持干净卫生。
2.建立和完善化验分析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职业卫生检测的相关机构和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化验分析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规范,是相关人员在化验分析的整个过程中按照已经制定的流程和规范来进行,做好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化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语
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响着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当前我国的职业卫生检测还存在检测方法和标准落后于工业生产、检测方法缺乏验证,科学性不够、采样过程和处理方式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检测方法和标准,使相关工作人员在检测时有可以参考的依据,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采取和处理样品并做好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的清洁和保存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隐患相关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化验分析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从而真正使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丁纯雷.探讨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1):85-86.
[2] 李俊萍.论检验质量管理与采集标本[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2):1169-1171.
[3] 王卫华.浅析化验分析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33-234.
[4] 吕彩霞.当前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24):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