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富明
昆明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特色小镇是具有依托的产业特色、浓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的建筑群体、完善的服务设施。
关键词:特色;依托;策划;定位;运作;实施。
九乡旅游小镇是构建九乡旅游区“一镇两带三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于九乡各景区之间的游客集散中心;同时自身也是九乡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是集喀斯特地质景观游览、彝族特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以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宜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小镇。
一、九乡旅游文化小镇建设背景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义。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025号);2017年3月,云南省政府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7]20号)。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宜良世博九乡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建设九乡旅游小镇项目,是云南省80个全省一流特色小镇之一。
二、九乡旅游文化小镇项目概况
九乡旅游小镇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老集镇区南端,所在区域属于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根据《宜良县九乡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17-2030)》,九乡旅游小镇规划范围东至大围山,南至小马嘶村,西至大山村,北至铺子村林厂岔口,规划总面积为389.51hm2,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235.05hm2。
九乡旅游小镇是构建九乡旅游区“一镇两带三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镇:九乡旅游小镇;两带:麦田河理想村景观带、马蹄河田园综合体旅游带;三区:叠虹桥景区、三脚洞景区、阿路龙景区);也是服务于九乡各景区之间的游客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九乡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是集喀斯特地质景观游览、彝族特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以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宜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小镇。
三、旅游小镇建设和常规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点
小镇旅游地产开发和常规房地产开发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如下:
.png)
四、旅游文化小镇开发容易失败的原因
1、轻策划重规划
策划是项目整体运作成功的灵魂,项目策划编制过程前首先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然后对该项目市场分析、资源依托、业态组合、开发模式、创新营销、运营模式、盈利创收等进行策划。
2、生搬硬套
特色小镇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热潮,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狂热兴起,各地政府和企业急于出政绩,国内外考察成风。导致生搬硬套、模仿复制,题材单一,主题不明确,没有创意,最后导致小镇的开发项目失败而告终。
3、创新过度
很多投资商都会片面理解“差异化”就是要做到绝对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结果造成过度超前的理想化,脱离了企业的发展与综合实力,过度追求标新立异,脱离实际,容易搞成非主流的另类项目,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
4、只玩概念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要有资源的依托,有些开发商为了忽悠政府,最终目的为了拿地搞房地产开发;也有的开发商被政府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而吸引,忽视了市场的可行性,一冲动就投资进去做特色小镇的开发,很容易被套牢。
5、盲目选址
特色小镇项目投资过热,会导致一些投资商丧失正常的理性判断,盲目拿下一些其实并不合适特色小镇的开发用地。
6、重开发轻运营
小镇的运营管理,涉及到小镇的建设和开发,也涉及到小镇的持续经营和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小镇的运营就像是管理一个小型的城市经济综合体。
小镇的运行并不是一家开发商能完成的,必须借助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让更专业的机构和团队参与,确保运营正常而稳定。
五、九乡旅游文化小镇资源的依托
九乡旅游区内叠虹桥景区是中国南方晚期智人化石群古人类遗址资源,以及汉、彝、回多民族世代居住,相融共生,在数千年的演化中形成今天盛传不衰的猎神节、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活动构成的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确立“九乡旅游文化小镇”的特色定位。
1、以景区为依托
叠虹桥景区是高原喀斯特地下景观的典型代表,由于地表溶蚀过程,形成了距今5亿多年的多层岩溶洞穴、地缝式峡谷、天坑、洞穴瀑布、边石坝、高原湖泊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奇观;在地下水的溶蚀下,形成了大小溶洞百余座,成群连片,体量宏大,雄伟壮观,各具特色。
.png)
2、以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依托
九乡旅游区内田园风光美不胜收,一山一水点缀其中,民族风情让旅游区平添了别样的意境。旅游区内还拥有多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美食及手工艺,包括泡缸酒、民族摔跤、背秋娃、彝族刺绣、民俗节庆等。
自然形成的田园风光、相融共生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景观和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画卷。
3、以古村落为依托
旅游区内汉、彝、回多民族世代居住,拥有传承完整的原始村落、猎神节等彝族文化元素。
小拉德村以“康养栖息聚落”为主题,规划建设康养乡居、野奢酒店、亲子民宿、食养山房等项目。
5、以农家乐为基础
胡家村以农业产业和禅养度假为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农创梦工坊、马蹄农园、水上花田、清修禅院、禅养草庐、田野舍居等项目。
河湾村以乡村休闲、娱乐运动为功能定位,规划建设露天艺社、绿乐园、田园花海、鲜花工坊、河湾民俗博物馆等项目。
六、九乡旅游文化小镇策划
先有策划后有规划,才能确保项目整体运作成功。策划是项目的灵魂,不同的小镇应该有不同的禀赋、不同的颜值和气质,规划应该突出小镇的特色。
1、统一定位
统一定位有利于通过依托当地资源、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提升特色小镇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旅游景区提升为目的地旅游区,开发范围从2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然后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旅游特色小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从目前的两小时观光游提升为两天的观光、休闲、度假、旅居游,进一步增强九乡旅游区的综合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统一规划
统一规划有利于发挥主导产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特色产业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的布局,由特色小镇建设统筹组(投资运营综合体)进行统一规划。
九乡特色旅游小镇位于九乡旅游区的核心位置,是旅游区的心脏,是进入旅游区的客厅,将为旅游区提供集散、转接、综合接待和配套服务。
.png)
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相辅相成、合理布局的原则,规划“一心(以游客中心为核心) 、两环(观光小火车环路、游客步行环路)、三向(通往阿路龙、叠虹桥、时光世界三个景区的索道交通)、五站(方便游客导览、购物、住宿、换乘)”的空间结构。
3、统一品牌
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具有高远影响的效应价值,品牌建设具有长期性。
统一品牌体系建设,包括企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旅游品牌、生态品牌和节庆品牌等。
4、统一营销
特色小镇的运营涉及到方方面面,涵盖各个领域和层面,需要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进行系统筹划和实施,方能保证有效运营管理。
建立统一的营销渠道对特色小镇进行整体营销包装、推广、宣传、促销,促进公众对特色小镇的认识,提高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公众对特色小镇的偏爱,扩大特色小镇产品的销售,从而提高特色小镇的营销效果。
借势华侨城集团新型城镇化、主题欢乐谷、文化主题演艺等优势经验;结合云南世博集团“美好生活的引领者和创造者”的企业愿景,形成九乡旅游“幸福企业、快乐产业”的欢乐体验,形成“欢乐游九乡”的深度主题体验旅游区。
七、九乡旅游文化小镇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在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中,要充分体现出旅游地产项目开发成功的要素—以成本管理控制为核心,以技术管理控制为主导。并组建一个精干、高效、团结、协作的项目管理组织团队。然后制定严密的工作管理制度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程序,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管理。
1、建设项目管理中团队文化建设
只有通过以业主为核心,依据项目各参与单位的特点,把整个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一个整体。通过有效的团队文化建设,使所有项目参与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工作方式、行为准则,由单一性的协调改变为积极主动的相互协调。
2、以成本管理控制为核心
成本管理控制贯穿于项目运作的全过程。从项目的(研发定位、选址)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及合同签约阶段、施工阶段、结算等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总成本。
根据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以成本管理控制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要求项目开发各部门以及专业经营管理公司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使建设项目成本得到有效合理的控制。
2、以技术管理控制为主导
技术控制管理在项目前期定位、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专业经营管理公司和各参与施工单位的选择、建设工程实施、经营管理维护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图纸优化和样板房建设总结的重要性。
3、实施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跟政府和公司各职能部门是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完整管理体系。只有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特点,选择符合实用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抓住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有效沟通的全过程综合协调管理,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整体运作成功。
八、智慧景区的建设
九乡旅游小镇以智慧景区建设为目标,推进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基础实施、数据中心、信息管理平台、综合决策平台四个方面,最终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基本功能。
1.智慧景区的概念
智慧景区指景区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的建设重点是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以下组成:
(1) 信息基础实施
主要指各种传感设备(射频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嵌入到景区的物体和各种设施中,并与互联网连接。
(2)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景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
(3) 信息管理平台
景区信息管理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要能实现资源监测、运营管理、游客服务、产业整合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光健,徐荣初,叶佛容. 建设项目现代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
[2]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丁士昭.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5]吴立群,陈学东,孙杰.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及成功经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