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胡春华
[导读]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空气监测可以有效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为空气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胡春华
        身份证号码:45250119790810****
        摘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空气监测可以有效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为空气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在空气监测工作中,现场质量控制关系着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我国目前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加以干预,提高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空气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探讨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
引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大力开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诸如雾霾、PM2.5、沙尘暴等空气污染问题,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市民的生活品质及生命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因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了对空气污染的监测及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空气环境,降低了空气污染。在空气监测工作中,必须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严格遵循空气监测现场采样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减少现场采样质量问题给空气监测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空气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1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1做好充分准备
        对空气进行现场采样是开展工期监测工作的第一步,在进行空气现场采样工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采样计划,有序的完成现场空气采样工作,才能够保障空气监测的质量。在空气现场采样中,需要全面收集资料,开展实地调研,合理的选定采样点,落实现场采样所需的设备、仪器、技术及流程,并做好人员的分工,明确负责人,从而保障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提高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1]。
1.2遵循国家标准
        目前,我国针对空气监测及空气污染治理工作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也出台一系列明确的空气监测质量控制标准。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现场空气采样及空气监测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首先,要结合空气监测的具体区域,参考当地这对空气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采样点及采样技术,并对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妥善的处理;其次,在现场采样完毕后,需要对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合理的保护与管理,避免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对空气样品造成破坏,影响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再次,依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对空气监测过程进行监督,对空气监测结果进行审核,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落实负责人,并及时进行重新采样。
1.3科学设置采样点及点位数量
        采样点的布置及采样点位的数量都会对空气监测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样点位设置不合理,或采样点位的数量过少,都会导致采集的空气样品不能满足空气监测的要求,造成空气监测数据的参考价值不足。因此,在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中,需要对现场空气采集的采样点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设置。具体而言,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空气监测的区域、范围、气候、环境、人口及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情况等数据对采样点和采样数量进行合理的设置[2];在已经布设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区域,可以自动进行空气采样及监测,而那些没有布设自动监测系统的区域,则需要采取人工采样及监测的方式,保障空气监测的准确性。
1.4合理分配任务
        在空气采样及监测工作中,除了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采样点和采样点的数量,还需要对空气采样的时间以及采样的频率进行合理的分配,结合空气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将空气采样及监测工作进行不断的细化,确保空气采样及监测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做好空间位置上的安排,从而不断提高空气监测结果的参考价值。


1.5加强实验室管理
        在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中,还需要对现场采集的空气样品开展科学的实验室分析,而实验室管理也是影响空气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空气样品采集完成后,需要做好详细的清点工作,做好采集样品的分类和标记,对采集样品的数量、规格、品质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对现场采集样品质量的把控;此外,在空气样品的运输、保存和取用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防护,以免污染和破坏样品,影响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现场空气采样的时间和频率管理
        为了尽可能保障现场空气采样的质量,降低采样过程对空气监测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当对现场空气采样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全面合理的把控。首先,要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针对空气采样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保障恰当的采样时间和频率,避免采样不到位对空气监测结果造成的干扰;其次,针对一些特定区域的空气监测或是特殊污染物的空气监测,还需要针对性的匹配适合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并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进行一定时间的监测和分析,从而保障现场空气采样的时间和频率满足空气监测的实际要求;再次,现场工作人员需要灵活的对空气采样及监测中的情况进行处理,以尽可能降低采样时间和频率对空气监测质量造成的影响。例如,在监测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的情况时,需要保障采样时间在12小时以上,才能够确保空气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2.2加强现场空气采样的设备管理
        在空气监测工作中,现场空气采样的设备和仪器会直接影响控制监测的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把控设备及仪器的使用环节,确保设备及仪器的质量、规格、性能满足空气监测要求。例如,空气质量监测中常用的激光粉尘仪,可以对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进行自动的收集和检测分析,通过对该仪器收集的颗粒物的成分和浓度进行计算,就可以了解空气中粉尘颗粒物的分布及浓度,是目前空气监测中十分常用的设备,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就需要对设备做好全面的质量管理。首先,对采样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结合历史数据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其次,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在现场采样工作前,需要对设备和仪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设备及仪器状态正常,运行稳定后再开始正式的空气采样及监测工作;再次,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及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规避潜在风险,确保设备质量符合空气监测的要求[3]。
2.3加强现场空气采样的运输管理
        在现场空气采样工作完成后,需要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运输至实验室进行样本的分析,而这个过程中空气样品的保护和管理会直接影响空气监测的质量。因此,空气监测质量控制还需要做好现场采样的运输管理工作。首先,在现场空气采样完毕后,应当立即将采集的样品送至实验室,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对样品质量造成影响;其次,在空气样品运输完毕后,需要由专门的人员做好对接,样品进入实验室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记录和保管;再次,在空气样品交接完毕后,应尽快进行监测工作,如果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则需要对采集到的空气样品做好妥善保管,以防样品变质影响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关系着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水平,对于空气污染治理而言影响十分深远。为了保障空气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现场空气采样及监测的质量管控,确保现场空气采样的标准化,减少对空气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确保空气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杨琳,张振豪.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16):194.
[2]吕飞阳,汪旭伦.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现场监测和采样的质量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5):65.
[3]刘维飘.浅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