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栋
平南县镇隆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南 537300
摘要:土地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乡镇土地的管理问题,才能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推动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在此背景下,就要对乡镇土地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究与摸索。
关键词:乡镇;土地管理;难题;解决措施
引言
现阶段,乡镇土地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不佳、人员素质低下、缺乏有效规范、执法监控不严等,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从技术、制度、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一、乡镇土地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一)环境质量不佳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就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管理,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阶段的乡镇土地管理,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为整个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环境质量不佳,就是主要难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工业制造业开始向城郊地区迁移,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导致乡镇地区的土壤肥力下降,空气质量不佳,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农业的生产经营[1]。第二,近几年来,乡镇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是造成环境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如人们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生产力受损;过于开垦草原,导致绿化面积较少,无法有效保护土壤环境等。
(二)人员素质低下
乡镇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之上,然后实现高效管理。然而现阶段,还面临着人员素质低下的难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多数土地规划人员,虽然具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较少,缺乏自主意见,责任心低下。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地调研与深入分析,导致规划工作流于形式[2]。第二,还有部分土地规划人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过于依赖传统的经验与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导致规划工作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不符合现阶段的乡镇土地现状。
(三)缺乏有效规范
乡镇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必须依据健全的制度体系,给予有效的规范与约束,才能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现阶段,还面临着缺乏有效规范的难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但是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与配套设施,导致落实难度较大。再加上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人文风俗、历史经济、土壤条件等,都会影响制度体系的落实[3]。第二,土地管理部门内部的制度体系缺失,为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如岗位责任不明,人员工作态度消极,规章制度执行不严,都无法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
(四)执法监控不严
只有加大执法监控力度,才能将土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然而现阶段,还面临着执法监控不严的难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与透明,导致整个市场都比较混乱,经常存在着低价买高价卖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因此很多农户都更加意愿于将土地资源闲置,而不愿生产与出租。第二,缺乏对非法用地、违建乱建、房屋拆迁赔偿、生产用地商业化等执法监控,导致大量生产用地流失,违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二、乡镇土地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优化布局结构
要想实现乡镇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就必须优化土地布局结构,实现专项土地专项利用,才能加快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首先,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乡镇地区的土地资源,展开深入的调研与分析,获取详细、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制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尤其是将建设用地、生产用地进行合理区分,并加大宣传引导,引起全体工作者、广大群众的高度认知,禁止非法占用生产用地,禁止违建乱建,盘活乡镇地区的土地资源,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其次,进行土地结构的合理布局与规划,充分发挥不同功能的土地价值。比如加大招商引资,加快新兴产业的建设步伐,促进周边地区的就业生产,推动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基础建设,保障交通、生产、水利等便利通畅,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避免大量农耕用地闲置。最后,生产耕地,是乡镇土地管理的关键。因此还要不断改良乡镇地区的环境质量,提高生产耕地的肥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合理,加大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步伐。比如通过土地确权,明确每一位农户的种植面积、位置,禁止任何组织与人员侵占,实现农业高效生产。或者进行生产耕地的转型,大力发展蔬菜瓜果业、农家乐等,提高土地质量,确保农田数量。
(二)强化人员素质
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着乡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还要强化人员素质,做到土地管理的科学合理,有序进行。首先,土地管理部门,要与资质高强、信誉良好的专业规划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相互协调展开土地规划工作。其次,要为规划管理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高与强化,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优质规划管理队伍,保障工作的实效性。
(三)健全制度体系
乡镇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于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维护用地秩序,实现统一管理。首先,国家在出台相应法律政策的同时,还要完善保障机制、配套设施,实现法律政策的有效落实。其次,各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要基于国家的政策法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并且借助多元平台与途径,进行宣传与引导,引起基层工作者的高度认知。最后,通过岗位责任制的建立,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奖惩、考核、激励制度的建立,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其薪资报酬直接挂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严格遵循相应的流程、制度,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约束、审核,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四)加大执法力度
只有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步伐。首先,乡镇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土地规划管理的计划与目标。然后借鉴各种平台与途径,进行政策、制度、意识的宣传,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提升其土地法治意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建、侵占耕地、非法流转、乱砍乱伐现象,一旦发现,就要给予罚款惩罚,提高当地的执法力度。其次,在整个土地规划管理中,必须做到公开、公平与透明。不仅要做好土地面积、类型、责任人的备案,还要定期将工作内容、计划、成果等,分享给广大群众,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与积极参与,在全民监督、相互配合下,提高土地管理质量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这对乡镇土地管理面临的难题与解决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乡镇土地管理中,就可以通过优化布局结构;强化人员素质;健全制度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等策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加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陈辉.论乡镇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住宅设施,2019(06):11-12.
[2]周凯. 乡镇土地管理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措施[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9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9:1.
[3]张帆.乡镇土地管理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业,2019,8(2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