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圣涛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4
摘要: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BIM技术的强大功能,实施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构建绿色施工管理模式,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从根本上改变建筑行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施工管理方式高度契合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值得推广。关键词: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飞速地发展。在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为避免建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推进绿色施工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本文对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概述
1.1BIM 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该概念于2002 年首次提出,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建筑实施进展、展示建筑实体效果,并建立具有完整信息库的技术平台。 国外的发展实践显示,BIM技术直接关系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在BIM技术中,建筑物是BIM 的载体,建筑相关信息是BIM 的灵魂,可动态变化的三维模型是BIM 的结果,提升效率是BIM技术追求的永恒目标。
1.2装配式建筑概述
建筑配件事先加工,并运输到现场再进行装配而形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这种建筑模式最早由日本提出,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看出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步:①建筑构配件的加工生产;②预制构配件的运输;③现场安装与装配。 较其他建筑方式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可移动性强、施工便捷、节约劳动力等诸多优势,能够达到降低施工噪音、改善施工环境污染等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造价成本问题是制约装配式建筑推广普及的重要影响因素。
1.3绿色施工概述
在我国,绿色施工的定义最早起源于2007年,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减少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实现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目标。 绿色施工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方式,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从其概念可以看出,绿色施工的内涵和意义在于节约生产资源,通过采用绿色施工设备降低环境污染。 因此,重视并推广绿色施工,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本文主要从实施流程、管理内容、组织架构与职责等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1实施流程
该施工管理涉及BIM建模、信息加载、模型整合、编制计划、实施管理等五方面,五个步骤相互促进缺一不可。①BIM翻模:在项目实施管理的初期, 施工单位 BIM 中心应根据设计单位所交付的二维图纸, 利用软件建模, 转换为三维模型, 通过碰撞检查等方式优化工程 设 计, 为 施 工 阶 段 减 少 返 工 的 概 率;②信息加载:将施工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信息加载到三维 BIM 模型, 形成多维 BIM 模型, 便于施工管理人员与现场人员可以通过 BIM 技术平台, 随时随地了解、掌握工程相关信息。③模型整合:在信息加载的基础上,将施工组织方案与构配件生产制造运输计划相互整合,实现施工方案的合理化配置,为后续生产活动提供指导;④编制计划:应用BIM模型模拟实际装配流程,可以为实际施工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⑤实施管理:在完成上述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将施工现场实时信息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科学调整施工计划,并强化生产人员控制,实现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目标。
2.2管理内容
从实施流程可以看出,该绿色施工管理涉及内容较多,贯穿于建筑施工的施工准备、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现场装配等整个过程,影响因素较多。
其中前期准备阶段尤为重要,通过BIM模型模拟可以为后续施工设计方案、进度计划安排等提供坚实的基础。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以及最后的现场装配阶段,基于BIM技术可以开展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看出,基于BIM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可优化调整的管理计划,有助于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组织架构与职责
绿色施工管理的组织架构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围绕施工单位的主体地位,建设、设计、监理、供应单位共同参与的、反应及时的组织架构。利用BIM技术的信息收集和整合优势,可以实现项目信息的及时传递,使得各参与方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项目管理人员决策提供高效的服务。可以看出,这种组织架构对于优化组织结构、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平台的实时数据,建设单位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施工单位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组织核心,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制定BIM工作计划,协调各参与方的跟进情况,并基于BIM平台开展高效、及时的沟通,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作为组织架构的重要参与者,利用BIM信息平台可以高效地开展沟通交流等工作,助力项目的顺利开展。比如基于BIM平台,供应单位可以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现场工程进度和物料供应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安排生产和运输计划,在保证及时运输的同时,减少施工现场的二次搬运。
4提升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建议
4.1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作为一种新颖的建造模式,装配式建造在我国起步较晚,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仍显不足。为了提升施工管理质量,相关单位必须更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该模式对于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4.2加大BIM技术培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装配式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顺利开展。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施工和建设单位缺乏BIM相关技术人才。基于此,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建设问题,加大BIM技术培训的力度,着力培养BIM技术人才。项目各参与方加大BIM平台操作方面的培训,确保BIM技术落地生根。
4.3规范施工管理制度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需要多方参与,因此,管理层应该规范管理制度,注重各方的协调管理工作,根据前期BIM模拟结果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资源科学部署管理方案,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杜绝资源浪费的现象。
4.4完善信息化监管考核体系
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监管考核系统,实施全面数字监管,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确保装配式绿色施工管理方案落到实处。需要注意的是,监管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交流,并及时对管理结果进行公示。
结束语:应用BIM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两者与绿色施工有着一致的诉求,也是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依托于BIM技术强大的功能,以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理念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各项目参与方全面获取施工现场信息,及时沟通交流,掌握项目具体情况,提升施工现场场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与生产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在配色建筑生产和施工综合管理中实现施工绿色化,推动绿色施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培东,王延杰,张琳.装配式建筑推进多主体协同演化仿真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6):17-24+31.
[2]饶静.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29-30.
[3]戴玉伟.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9(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