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鸽
作者身份证号:41122419900802****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形象和施工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说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出现差错。本文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来谈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策略。
关键字: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施工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基地与基础工程
在房屋建筑工程里面,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以及前提,并且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实际的开挖土方量,不采取任何的支护保护措施,然后直接对土地进行直壁开挖,这样做就造成一种高壁塌方的现象。
地基问题还会造成房屋出现沉降的现象,并且出现墙面开裂、房屋下水道阻塞等现象。有些建筑工程会因为基坑长时间暴晒在阳光底下,这就造成建筑基坑的边坡护壁因为失稳而出现坍塌的情况,还造成建筑基坑排水不当以及基础贯入的标高没有符合相关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等情况。
2、模版工程
在一些建筑主体工程进行模版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那些工程木模板使用周转次数过多的现象,以及出现模版拼接不严和因为积压造成变形过大的现象。有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常常因为梁模板支撑的间距比较大以及刚硬度不够造成整个建筑的梁身出现歪斜的情况;因为建筑模版所设计的垂直度不符合标准以及对建筑模版进行校正的工作不到位造成建筑墙面出现胀膜与倾斜的现象;因为建筑墙面模版脱落的时间过早,在进行墙面清理的时候出现粘模的现象;因为对建筑梁侧模的拼装不严以及对梁底的清理工作不彻底导致建筑梁棱角出现漏筋、蜂窝以及梁底部夹渣的现象;建筑物的门窗洞口模版因为刚硬度不够或者是对建筑模版的固定不牢,从而使建筑门窗洞口出现位移的现象。
3、钢筋工程
在一些建筑主体工程进行钢筋施工期间,一些工程经常会出现使用的建筑钢筋在抗拉方面达不到建筑要求、对钢筋不规范的加工与对建筑钢筋不正确的搭接方式、对各个梁与柱之间以及柱与楼板之间的交界处没有进行加密箍紧、对建筑钢筋进行帮扎搭接的长度以及对其进行焊接的长度没有符合相关要求等现象。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经常会因为没有设计钢筋的保护层或者是钢筋保护层太薄,从而造成建筑墙体上的混凝土出现漏筋的情况,再加上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成品不进行保护、建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随意踩踏、在进行模版的调运时肆意的碰动钢筋以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较少等都会导致建筑钢筋出现位移的现象。
4、混凝土工程
在一些建筑主体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工程中,常常会因为建筑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小,混凝土捣棒在插入时深度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以及建筑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缺乏相应的时间以及对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都会导致建筑物的梁、板以及柱出现烂根、墙面蜂窝状与孔洞装等现象。由于对混凝土拆模的时候过早,从而出现混凝土坠裂的现象。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中含泥量比较高,从而导致当混凝土出现收缩的情况时墙面出现裂缝的现象。由于在进行门洞拆除后并没有对其进行采取支撑,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缝进行第二次浇筑砼的时候,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从而出现裂缝的现象。还有一些建筑工程因为对施工缝的留设不正确、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不实以及对施工缝没有进行干净的清理,从而导致施工缝渗水的情况。
5、砖砌体工程
在一些建筑主体工程进行砖砌体施工期间,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使用的砖砌体在其形状以及大小上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制作,因此这些砖砌体的强度就会很难达到标准。经常会出现建筑砌筑不整齐、灰缝砂浆的饱和程度没有到一定要求、砖砌体厚度不一地制造以及砖砌体存在很多透缝等现象。建筑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外侧和建筑框架结构中填充进来的强砖砌体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尽性进行设拉结筋,当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进行相连的时候,常常出现存在预先埋好的钢筋密度过于稀疏,并且长度不足,没有制作弯钩等一系列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正确的预留钢筋的现象。
二、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1、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对施工生产起保障性作用,安全文明施工得以落实,才能保证顺利竣工。针对土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属于动态的管理,这主要是根据土建工程的施工性质来决定的,在进行管理时,根据施工动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管理策略,来减少或避免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危险因素。首先,应不断探寻新的规律,并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找到最佳最有效的控制策略,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是加强施工中与安全有关事项的管理,如防火、安全带使用、安全帽、脚手架搭设、电线搭接等等,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再次,制定文明的施工方案,如岗位责任制等,使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合理化,明确交接责任。
2、现场材料管理
在工程造价中,施工材料款项是占比重很大的,因而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对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的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购时深入调查材料市场,保证采购材料价格合理,材料质量过关,对土建施工质量要求有准确的把握。
2.2 要规范材料领取用制度,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规划,保证材料相关工作不耽误施工需求。
2.3加强采购和库管的专业知识,完善材料管理制度,提高材料管理水平,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以减少土建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收益。
3、强化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往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停水、停电、天气恶劣、材料短缺、机械故障等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这些突发状况将影响施工进展,进而影响工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因而要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就要做好土建施工所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工期。除此之外,必要的监督手段也是提升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成果的必要基础,土建工程的监督对象应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监督内容要包含工程质量、现场安全、材料与成本等等,监督管理应与合理的奖惩措施挂钩,并力求公平公正,以激励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积极主动、高质高效地完成自身工作。
4、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加强人员的 职业道德教育,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好的管理产生好的效益。拥有人才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利用人才发挥才智创造价值。主要技术骨干主要由领导亲自抓,成立专门的班子,制定施工管理制度,责任到人,经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考虑,进行全面控制。 根据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量人而用, 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5、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第一,质量监控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从招标阶段开始执行,一旦中标,在施工前参与设计图纸会审,要找出图纸的差错。第二,搞好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监控,检查进场实物和质保书,看其型号、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三,分部分项工程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前提下,分部分项的监控工作重点应放在按规范、规定施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第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也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价值工程. 2020(16)
[2] 王克佳,信晓飞. 浅谈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