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维嘉
萧胜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建筑工地数量稳步增长,电气智能化也成为当前建筑的主流要求。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强调施工,以确保各项活动的改进和执行,并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当前弱电工程在建筑电气智能化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促进了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改善了城市建筑性能,促进了建筑行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研究
引言
建筑电气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同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20世纪末,智能制造的兴起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建筑逐渐将电气工程和智能化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建筑电气的自动控制、网络通信、微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打开了先河。而上述网络通信等系统均需在功率较小的弱电环境中使用,即220V,50Hz及以下场所,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建筑内部能源和信息等的转换。由于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起步晚、起点低,施工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施工问题,因此,研究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对指导具体的弱电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概述
全面分析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的内涵与特点,引导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知,为后续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应对举措的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规划设计环节,将楼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硬件设施的重点环节,期望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为住户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确保相关智能化设施的平稳运转,科学控制设备能耗,降低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难度,施工的单位需要根据要求,认真做好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从以往经验来看,电气智能化工作施工的目的在于,确保楼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在220V、50Hz的电压、电流环境下,快速进行信息交互,为智能化设备的运转提供技术支撑。由于电气智能化工程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施工企业需要在设计、建设、验收等相关环节,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因此,使得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体量巨大、施工环境较多。基于这种特点,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做好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确保人员配置、技术应用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2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发展时间不长,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不能使设计人员及时接受先进的弱电控制技术培训,使新型智能化弱电装置不能及时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施工组织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人员聘用制度不健全会导致招聘的人员不能满足任职条件要求,可能出现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跟不上先进智能化弱电工程的发展,工作上手慢、易出错,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工程的资金投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2.2施工单位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存在赶工期、抢任务现象,部分施工单位又为了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极大地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智能弱电工程施工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同时,施工人员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不能保证人尽其才,各取所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3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3.1技术管理
弱电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系统开放的重要因素是该项目弱电接口的划定。其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供应页面、系统过程页面、设计界面和施工界面整理。在项目实施之前,应仔细阅读合同以了解设计要求以及所有子系统和民用建筑机电设施、弱电项目、设施和装饰之间的页面,清楚地了解了产品供应商,负责工作类型的人员和施工单位之间各自的承诺和实施影响范围,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正。必须对图纸的内容,图纸编号和图纸进行标记,并且必须定期准备图纸编号,并在备注栏中描述免费的图纸。新图纸应与编号相关,以便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建议相关施工图纸。必须对图纸中的设计依据、所引用的国家标准、子系统功能、特殊情况、安装的技术规范、论证保护的内容和构造要点进行逐一解释和分析。
3.2认真做好电气智能化布线安全安装
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环节,为确保安防系统、楼宇系统能源供应与信息交互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做好布线工作,完成项目基本框架的搭建,为后续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运转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这种认知,施工企业需要理顺布线安装流程,按照定位-开槽-布线-封槽的流程,确保布线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布线定位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区域的实际,进行暗盒的标记,确保暗盒高度与开关、插座等组件的高度相同,考虑到日常使用、后续维护的需求,暗盒之间的距离应当控制在10毫米的范围内。在开槽环节,要进行布线路线的规划,避免对防水层、强电线路产生破坏作用,布线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检测已布线路的通断情况,如果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开展处理应对工作。
3.3加强弱电工程各项工作的管理
为确保建设项目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明确建设内容和责任,并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安装系统标准,重点是各工作内容和有关部门的建设。积极配合建筑人员充分发挥建筑物的智能功能,这反映了当前弱电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结合凸台焊接,浇口,相关设备等进行设计和实施,提高整体施工效果。此外,专业人员严格检查各种任务。主要考虑所涉项目的性质,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涉及不同工作内容的人员不同,根据每个过程选择合理的工作人员类型,并及时准确记录信息数据。对于具有单独工厂、螺纹和接线程序的设备,在验收过程中增加对隐蔽项目的验收,确保实施范围和标准,发挥监督部门的重要作用。
3.4积极推进电气智能化工程验收工作
电气智能化工程验收环节,施工企业应组织人员按照合同以及设计图纸等文件,认真做好验收工作等相关工作。例如,对入场施工材料质量做好验收,对施工设备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并且做好相关的信息记录,实现验收信息的可追溯、可分析。借助系统化的验收工作,施工单位能够快速发现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项目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排除应对。
结语
智能化工程在建筑项目中的实现,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居住环境,充分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经过多年实践,尽管施工企业在智能化工程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施工环节,仍旧存在诸多不足,造成施工成效、施工成本管控难度的增加。为改善这种局面,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梳理、全面总结过往经验,创新施工举措,调整施工流程,不断提升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兼顾。
参考文献
[1]黄欣彦.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9):25-26.
[2]樊琳.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13.
[3]李鹏.浅谈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J].中国标准化,2017,(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