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多向度景观设计》课程设计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刘知韵1 邱健敏2
[导读] 通过《多向度景观设计》课程的设计,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结合园林设计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设计。

        刘知韵1 邱健敏2
        1广州美术学院
        2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摘 要:通过《多向度景观设计》课程的设计,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结合园林设计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设计,让教师也要通过创新教学的方法,翻转课堂如何结合园林设计课,运用微课化和实景体验教学相结合,满足教学创新性的需求。

关键词:园林设计课、混合学习、微课化、实景教学
        
一、为什么我们要展开混合学习
1、混合学习概述
        混合学习的理论在20世纪末已经开始出现,“e-Learning”当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应用,改变了教育的思想及理念。人们在应用“e-lernin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通过对“e-learming”的反思,在企业培训领域中首先出现了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 )。[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3-4)]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运用Blending Learning Theory(混合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Blending Learning(混合学习)并不是新的名词,所谓混合学习就是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优势结合起来,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验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罗滨.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237-238
]。

2、园林设计课与混合学习结合
         “园林设计课”是风景园林本科、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园林设计课”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环境艺术学生的选修课。以广州美术学院的《多向度景观课程》为例,包含理论课、实景体验课、设计实践课、展览评图课几部分,形成建筑学院美术专业特色的教学。结合混合学习的模式,园林设计课笔者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利用日常的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并且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课的学习兴趣。
        我们认为,在传统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中,基本课程设计包括理论课程-基地考察-设计实践;因为这样的设置课程有点呆板,所以我们结合学校的教育创新改革项目,重新思考及重组园林设计课的课程设计;运用线上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
        国内混合学习是由不同的学习方式结合不同课程学习的内容混合,园林设计课的混合学习的核心在于运用线上虚拟空间及线下实景空间的相互融合的学习环境及学科特色,全面地支持学生积极主动、协同、创新、学习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共同体的成长。【图1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图2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点】

二、园林设计课翻转课堂设计
        翻转课堂结合园林设计课,我们希望通过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时间,把讲授知识的过程放在线上,让大家选择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消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便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沟通及交流互动。传统的教学把知识的消化过程放在课后,这个过程往往缺少了老师和家长辅导。翻转课堂通过课堂面授-实景体验-线上学习相结合、互动教学与实景体验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部分,教学希望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模式结合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线上学习,主要是理论学习,讲授园林历史、园林设计美学、园林设计手法等等。第二部分,结合线下的学习,以实景教学、实践设计创作的教学为主,视频课的建设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这个时候,学生只是学习抽象概念和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体验。第三部分,我们让学生在网上自学,提前熟悉园林设计课程作业的要求,观看往届优秀案例,然后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结课作业。第四部分,邀请校内专业老师与校外专家点评结课作业,这种来自不同方向、角度的评价,会让学生的结课作业得到客观的分析,使成果更加生动,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兴趣。

三、实景教学制作微课化

        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制作,首先在园林设计课教学设计上,教师必须准备好课件资源,教学过程的设计,思维展示方式;其次,教师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制作微课,然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我们认为,微课化在园林设计课程中是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指导。

1、微课化
        微课化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知识点作为切割依据,制作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mooc的课程设计。首先,把实景教学中的景观知识点以“微课化”呈现,其次,在实景教学中,教师规划好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式教学;最后也是以碎片化的知识点结构呈现。学生跟据这些零碎的若干知识点主题,学生也根据支装结构的思考,根据这些零碎的知识寻找基础的理论原理概念相结合学习。

2、实景体验
        以《多向度景观设计》实景教学兰圃公园为例,教学通过实景体验教学片拍摄,从实景体验的角度出发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和参与互动,教师的身份在当中会发生变化。教师已经不只是知识讲授者,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参与到实际的环境中,参与讨论,提问并触发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实景体验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非常难把控的课堂,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充分准备,以及给学生发提纲,通过实景体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好奇心,更明晰的理解园林设计当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如何结合实际应用。实景体验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教师的现场讲解,同时达到了交流沟通和分享知识的作用。

经过实景体验教学,学生会回到学校做实体模型和作业及设计实践,往往会得心应手,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问题,参与讨论,交流,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这种模式是打破了教师的呆板教学,开放了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方式,也达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景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必须去经历体验,才能感悟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情感,感受外面的世界,观察外面的世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园林专业知识。

3、实景体验微课化
        实景体验教学转化到微课制作,很重要的是素材的的分类,明确整个实景体验中的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实景现场各个节点和知识点。在实景体验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拍摄团队现场去跟拍教学过程,最好是双机拍摄,然后对视频材料进行分析,在网上收集补充资料、在这次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需要去实地补拍一些镜头,于是跟拍摄团队到现场进行了补拍,还预先写好了拍摄脚本,整个实景体验教学最关键就是素材核心的内容是否与教师所说的语言意图和逻辑关系相对接,从而呈现一个清晰和直接的实景体验教学片。

四、总结
   《多向度景观设计》信息化教学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课的教学设计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微课化”创新教学的方法,结合“微课化”实景体验中的参与和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教师的精细化的设计,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实景教学微课化的整个过程中,园林设计课教学设计要从实景体验的角度出发思考,并且注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细节入手,注重教师讲授的语言,后期补充完善语言性素材拍摄,能够真实反映实景体验的教学内容,确保如实记录,满足教学创新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3-4)
[2] 罗滨.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237-238
[3] 常小敬.浅谈中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J]现代龙村科技.2015-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