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 付瑶瑶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不管是建设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作为交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因为不同地区地形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软土地形问题的存在,在降低道路桥梁正常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对整体项目的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详细针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进行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非常普遍。软土路基有着含水量高、压缩性差、透水能力弱等特点,主要出现在河流、沿海与湖泊区域。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进而选择有效的处理技术进行施工,这样能够避免路基发生沉降或位移,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1软土地基具有的特点
1.1易于压缩
同正常地基相比,软土地基不能够承受太多的压力。一旦外界给的施压过大的话,土粒之间的孔隙将会被压缩,与此同时土壤当中的多余水分被挤出去,进而土体体积明显变小。如果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遇到这种土体,将有可能引发道路变形甚至是开裂。
1.2稳定性较差
由于软土路基的孔隙多、含水量高,使其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不高,强度也很低,所以软土路基不仅是中间部分会发生陷落问题,软土路基的边缘也会出现由于大雨的冲刷而造成的坍塌,进而对道路工程的使用情况造成极大影响,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公路病害最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对公路边缘工程的加固工作予以重视,进而防止公路遭到损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1.3结构不均匀
各个地区的软土路基在土质上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块的软土路基的硬度、密度、强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土质组成的软土路基会使部分路基的密度与强度相对较小,另一部分的路基密度与强度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会使软土路基受到外力影响造成结构不均匀的情况。这样的话不仅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还会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量。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2.1表层处理法
对于表层软土地基处理形式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表层排水法。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前期勘测环节当中,其中可能会碰见含有较高水量的土壤结构,行业人士称之为软土地基。为了能够做好该结构的施工处理工作,那么施工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保证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减少,适当的结合砂砾和碎石等材料,将其含水量达到行业施工规范时,才能够开展接下来正式得施工建设。而表层排水方法,就是希望施工人员在土壤结构中添加一些材料,做好表层部分的排水工作,最终促使土壤具备极高的硬度以及承载性能;其次,垫敷材料法。面对软土地基结构沉降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结构内部土层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此时施工人员要想提高地基结构的承载性能,此时可以融合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等材料,通过专业的施工设备开展处理;最后,排水砂垫层方法。对于该种技术形式而言,最常见的就是在有着较薄的土层结构,再加上土壤含水量较大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此种软土地基处理形式。在实际运用当中,首先,施工人员先将0.5~1m左右的砂垫层,均匀的铺设在土层的上部分,一方面实现土壤固化的目的,有利于顺利排水工作。
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施工人员整个操作过程快速进行,在最短的施工周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处理工作。
2.2灰土换填
(1)衡量干土质量密度要求:灰土回填施工期间,请记住,干土质量密度必须测量每一层的石灰土壤压实后,只有当它满足需求的上层灰土可以铺成的。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质类型、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台阶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对密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应提供处理方法和复检结果。(2)接缝规定:石灰土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接缝规定,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做成阶梯状,上下两层灰土接缝间距≮500mm。(3)生石灰块固化不良:颗粒太大,没有仔细检查,导致颗粒体积膨胀。在固化过程中,将放置拱形上部的垫子和基础,因此压缩机必须满足含水量的要求。
2.3加固管桩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固管桩的方式来解决软弱地基问题。当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此方法是对地基进行加固时所采用的最新方式,需要在施工现场操纵专门的机械设备浇筑钢筋混凝土。这是因为管桩和土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摩阻力,利用机械设备操作能够将土体和管筒的内部紧密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提高摩阻力,以便于加强管桩的承受能力。在处理软弱地基问题上应用管桩加固法优势十分明显,首先管桩本身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可以长期使用且价格实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工程进度。而且这种方法对于土层的要求不多,一般情况下都能够使用,对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加筋处理
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利用提高其承载力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加筋处理就是十分普遍的一项提高承载力的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砂垫层与土工格栅,利用二者的结合使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提高。但是,天然地基与后期层架的融合一定会具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强度方面应该考虑采用柔性基础。同时还应该在软土路基上做好排水处理,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排水固结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确保路面平整度,还能够使路基的承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确保道路稳定性。在对土工格栅进行布置时,一定要将其布置均匀,否则会出现路基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在进行铺设之前要将下承层的杂物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土工格栅的铺设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所以一定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铺设,同时要进行阶段性的验收,保证土工格栅铺设符合相关流程,并且要确保上层路基的受力均匀,可以承受反复碾压,进而保障工程质量。
2.5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法
依托于过去真空预压形式而来的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之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用真空预压形式,先将砂垫层铺设在地基的表面,然后将排水管道布置在其周边,为了能够确保空气与管道实现隔离,借助不透气的封闭膜,在土壤之中完全的埋入,通过在埋设在砂层中的吸水管道运用真空的设备将空气抽尽,使其成为真空状态,便会达到增加地基效应力的效果。在实施真空抽取环节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表面的砂垫层形成负压,保证土壤内部以及排水管道等达到严格的压差要求。由此一来,确保土壤内部多余水分能够顺利排出的同时,也能够对土壤结构进行有效的固结。相比较于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形式来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需要施工人员设置砂垫层等环节,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将塑料打插排水板进行有效的设置,基于相邻两排的塑料排水板,增设一条水平的管道,针对排水板以及水平管道之间的裸露部分,通过连接器有效连接就行。
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需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积极参与,在各项工作环节中细控施工质量,通过现场勘察工作开展,完善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并进行现场测量工作,合理设置桩距离。
参考文献
[1]周海旺,肖顺勇,王启贵.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02):191-192.
[2]李键,张文鸽,黄学涛.关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