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猛
身份证号:37088119801027****
摘要: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也承担着城市居民游玩休憩的责任。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园林施工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园林建设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开始寻找新型的施工工艺。对此,本文就园林施工洗洗脑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浅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当前园林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及新型材料,促进园林施工技术快速发展,使整个园林工程施工过程更加简便,且施工效率更高。园林工程中的植物景观受气候和区域的限制,为了避免植物因外界环境而导致生长不良,需要在施工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避免。除此之外,在园林工程中由于施工项目比较繁杂,加强使用新型施工技术能够为园林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1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物种多样性居世界前列,对园林工程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充分利用这些物种资源,如果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引进外地物种,会增加园林工程建设成本,因此,使用现有资源并合理配置,不仅能起到美化作用,还能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节约工程成本。
1.2因地制宜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众多,且区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植物,并到实际施工现场考察,严格遵守景观设计原则,有效搭配园林植物,在后期做好养护,提高园林工程总体质量。总的来讲,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园林植物生长良好。
2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1园林灌溉技术
园林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较好的灌溉技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往经常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园林施工的工作人员经常采用微灌技术或智能灌溉系统等方式灌溉植物,节约水资源,保证植物自然生长。微灌技术就是喷灌和滴灌的方式,通过小型喷头控制灌溉的水量,让园林中的植物缓慢吸收水分。智能灌溉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无人控制灌溉,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该系统可检测植物的生长状态,严格控制灌溉时间和水流量,节约水资源。
2.2合成材料技术应用
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边坡防护工作,此时最适合应用的材料为土工合成材料。对于三维网垫边坡防护,土工合成材料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高边坡防护工作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判断,若存在水质、高度问题,应积极提高边坡的抗滑能力。另外,为了有效维护周边水土,应积极应用植物的根系部分,充分应用良好的地质环境,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又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目前,人工湖是园林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景观。人工湖的作用十分显著,既能起到一定的观光效应,同时也能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除此之外,人工湖还可以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有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因此,人工湖广受人们的欢迎。人工湖的建设,需要在湖周围种植相应的植物,但是这些植物不仅会承受雨水的冲刷,而且还会面临湖水的冲击,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植物的根系脱离土壤,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造成水土的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应用高坡防护阻挡工艺。
结合人工湖的地质状况以及水文条件,将砌体封闭成一个围墙,对植物的根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接触,能够有效锁住土壤中的水分与养分,避免水土的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要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要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植物造成破坏,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
2.3施工测量技术
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2.4地面铺装技术
园林建设中,地面部分的处理技术非常关键,需要综合考虑园林建设风格与实际地面情况,因地制宜、技艺结合,在选材方面除了考虑艺术与美观性外,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及与时俱进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材料,比如顺应当下海绵城市的大趋势,选用一些新的透水材质及工艺技术等。在园林道路建设方面需要处理好道路走向及施工方案,保证路面的平整程度及坚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仔细参照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恰当的比例进行施工,确保地面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路面的强度需要达到标准的要求,这就需要用到混凝土的道路施工技术,可以将施工时间大大的减少,保证顺利的交付使用。
2.5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
高边坡技术在施工中主要是针对高低起伏或者有明显落差的地形,为防止出现重大的不稳定情况,如土质疏松等造成的坡体滑落等情况,在施工前要做好实地考察及地勘检测工作,确保类似问题不会出现。可采用有利于土层稳定的植物进行表层的稳固,确保历经雨水冲刷土层的稳定性。在高边坡的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就是植物的保护和砌体的防护。两种技术得到正确运用可有效保证施工后园林的稳定和长久的生态平衡。
林施工新技术效果优化
3.1施工资源的优化
园林工程通常是经由人工对自然资源的搬移和改造而形成的生态区域,施工技术应注重园林生态的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特点,使其作为施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更经济的利用和更合理的配置,并且将这些自然施工资源与人工的现代化管线、电力、计算机智能组合在一起,最终发挥出更大的施工资源价值。
3.2施工技术应符合园林行业的发展规律
园林施工需要园林设计、城市规划、道路施工、土方基建等不同行业共同参与,而这些行业都有其基本的发展规律。新技术的应用应从全局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避免技术不符合相关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破坏基建的稳定性,影响道路的安全性等。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经验,强调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以此为园林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4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建设不仅要紧随发展步伐,也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建设绿色城市,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动了我国园林行业的整体进步发展,提高了园林企业的竞争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岩.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地名,2019(10).
[2]王蓓.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20).
[3]严鹏程.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18(13).
[4]张文尧.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