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提升植物景观配置效果的探讨——以奉浦四季生态园绿化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5期   作者:张怡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区配套快速完善,园林景观工程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张怡
        上海贤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区配套快速完善,园林景观工程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主要是合理的种植花草树木,通过建筑的空间布局,山水的合理搭配,起到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从而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本文以奉浦四季生态园为例,结合其景观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提升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布局;景观配置

        一、工程概述
        奉浦四季生态园位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总占地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70%。共设计建造了11个分园,目前免费开放6个园区,是上海奉贤区免费开放的面积最大的公园,同时这座公园因为“贤文化”众多,因此别称贤园,生态园附近小区众多,交通便利,居民前来游玩观光极为方便。植物的配置决定了园林的观赏效果,奉浦四季生态园在园林设计师的努力下,中西结合,既有记录奉贤当地贤人名士的故事的诵贤墙,又有带着明显异域风情的古堡,整体建筑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顺应时代发展,以美化环境,除尘降噪,调节温度为出发点,以人居和谐为最终目标,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
        二、生态园林的景观特点和表现形式
(一)生态园林的景观特点
        1.物种多样性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时,要依据可发展原则选择栽种的植物种类,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成分、城市规划、生态园的主题来选择适合植物,并根据植物色彩进行搭配[1],努力做到既要适应当地的条件,又要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充分展现植物的观赏点。
        2.合理搭配植物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随意堆积,植物种植时必须保证观赏上的美观性,因此设计人员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美的呈现方式[2]。通过植物的形状、色彩、高度的变化以及不同植物的搭配,使景观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合理规划种植密度,保持植物正常生长空间;合理搭配植物,营造植物的层次感,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同时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情况,针对不同季节的植物情况合理布局,丰富植物的颜色,增强植物在颜色上的层次感。通过景观的有序变化,吸引游人的注意。
(二)景观的表现形式
        1.孤植
        孤植是体现树木美感的最好方式,四季生态园中部分园林以此为主景,在种类选择上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选取形态高大,颜色鲜明或者品种名贵的树木。孤植一般种植在视野开阔处[3],同时要和其所处的环境相融合,以生态园中用来遮荫的孤植为例,要选择树枝浓密、树冠大、树叶为伞型或者球型、不易生虫的品种。因为孤植树木大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自身价值和观赏价值一般高于群植树木。
        2.列植
        列植是指把树木通过任意的排列方式,成行栽种,这列植没有固定的栽种模式,只是根据园林本身的意境和设计者的想法,把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植物组合起来,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是既能展现植物的个体之美又能组合起来展现整体美。四季生态园中广泛应用到列植的方法来配置植物,即乔木、灌木、花卉按照季节或者颜色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景观,既能单独欣赏,又能融入整体,是现在四季生态园的景观配置的亮点,广受游客的喜爱。
        3.丛植
        丛植是四季生态园最常见的一种种植类型,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单纯树丛及混交树丛,搭配时主要遵循着花草和灌木成丛,灌木搭配乔木,深色配浅色。主要表现形式为几株同种或不同种乔灌木组合,主要体现树林的群体之美。丛植要注意密度、物种的搭配,适当密植,有机搭配,使其与环境完美结合,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也能展现自己独特的美,因此挑选方法和孤植类似,都需要挑选其姿态,色彩、观赏性等,当然因丛植注意体现群体美,所以挑选时条件相对较宽松。


4.树群
        树群是丛群的扩展形式,主要表现树木的群体之美。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纯种树群和混交树群,由乔木、灌木、花草组成。由于森林边缘线起伏、林冠线起伏、林层茂密,立体感强,因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三、提升植物景观配置效果的措施
(一)提高植物移植的成活率
        要想提高植物成活率,首先要确定植物的最佳移植时,研究表明在植物的休眠期移植,成活率最高,但是四季生态园绿化建设常年进行,因此无法等待植物的休眠期,为了降低季节对移栽的影响,提高植物移植的成功率,我们可以把部分成活率低的植物或者部分价值较大的植物留待植物的休眠期来移植。如若上述条件难以满足,可以选择移植断根植物,即提前1-3年对植物进行断根处理,也就是以植物树根为中心,按照固定的比例画一个圆,然后在对侧挖一个切断侧根的沟,沟内填满沙土,时常浇水促进须根的生长,第二、三年春秋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切断树木所有的根,然后移植;其次选择植物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是否符合植物的生产环境,尊重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选择能够适应环境的树种,本地区大量用于绿化的树种和乡土树种一般适应本地区环境,因此可以要着重发展本地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最后科学修剪树冠形状,要想提高植物移植的成活率,必须保证植物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并且减少水分是蒸发,防止植物缺水而亡。如有苗木因缺水、病虫害等原因死亡,为了防止病菌传播,必须及时对死亡树木进行焚烧处理,未完全死亡的树木可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拔除焚烧或者只修剪死亡部分处理,例如上部分死亡,根部发芽的树木,可以把上部死亡部分剪除,留待发芽部分长成。修剪树冠是现在提高植物存活率最普遍最简单的方式,修剪可分为全剪和部分剪,四季生态园部分景点移植景观时为了省事会减去整个树冠,这样虽然能提高存活率并且省事,但从观赏性来看是不可取的。
        (二)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种植区的土壤状况影响着园林植物生长,好的土壤条件能让植物更好地展示自身独特的美,因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土壤进行调查。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改造土壤,提升植物景观配置的效果。其次根据植物适应性,调整地形、改善水利条件,以此来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提升植物景观配置的效果。
        (三)合理搭配植物种类
        首先合理搭配乔木和灌木,保证树木的通风性和光照的充足性。氧气、二氧化碳和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提升植物景观配置效果必须保证树木的通风和透光,灌木和乔木相搭配,有利用加强对光照和空气的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其次合理搭配乔木和灌木能增加施肥效果,促进树木的生长,尤其是乔木搭配部分特殊的灌木,比如沙棘根系能产生根瘤菌,这是一种生物肥,促进乔木的生长。
        (四)重视植物养护
        首先要根据植物的特性制定移植方案;其次根据气候条件,把握施工时间,为保证施工质量,一般园林移植会选择春秋两季,防止气温过高或者过低给移植增加难度;最后重视养护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4]。四季园林的设计建设过程也是园林养护的过程,为了使施工维护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维护知识,必须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是植物种类堆积,而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时,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而生态园林是城市绿化的最好体现。总结园林建设经验,重视技术开发,将现代技术理念贯穿于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使园林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领军者,引导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李辉.论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5).
[2]张学军.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设计[J]山西筑,2013(22):351-352.
[3]唐俊泓,夏更寿.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表现艺术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1).
[4]王虎彪.有关城市绿化管理的几点想法[J].山西建筑,20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