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 刘忠莲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设备占据重要位置,随着高层建筑施工的增多,起重机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作为特种设备组成,做好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刘忠莲
        肇东市建筑工程安全服务中心(黑龙江肇东)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设备占据重要位置,随着高层建筑施工的增多,起重机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作为特种设备组成,做好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分析着手,分析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危害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能量与危险物质的存在。对于第一类危险源来说,指的是可能会意外得到释放的能量与危险物质。也就是说,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性能与设备的完好性就是第一类危险源。而第二类危险源则指的是使能量与危险物质约束与限制因素失效的重要因素。通常,起重设备操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不安全行为,都是第二类危险源,它会使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得到释放,进而导致事故发生。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是内外因素交替组合的产物。不利的内外因共同组合产生作用的结果,就将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任何建筑机械事故的发生都是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类危险源都不会导致建筑机械事故的发生。要防止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就要对事故原因中的第一、二类危险源进行查找分析,对原因釆取有效措施加以约束或消除。
        2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问题分析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1)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场前未能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有效检测,安装后自检不严格,使用中的检查、检验、调试不认真;对《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基础混凝土强度、机械设备的行走限位、幅度限位、起升高度限位、回转限制、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的安全距离不了解,限定的安全距离随意;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调试不正确,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起重吊钩保险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施工现场的吊物悬挑平台未定型化设置,设计计算马虎,搭设交底不认真;有的工程还在使用钢管悬挑平台;部分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未配备指挥信号、指挥人员和司索人员,造成谁使用、谁捆绑、谁指挥,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3)物料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楼层停靠装置、防坠落装置、超高限位装置、吊篮防护门、自落门不齐全或失灵时,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或调试。卸料平台搭设不规范、有的未独立设置,两侧防护、底板铺设不严。另外,31m以上的高架物料提升机的整体稳定性、刚性连接的设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2起重机械设备专用配电箱内电器元件设置不规范
        TN-S接零保护系统不正确,重复接地设置随意,接地电阻值大于规范要求。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台账资料不完善,装拆专项方案的编审不重视,方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无实质性措施;部分方案还有明显错误,不能指导现场装拆,操作人员仅仅凭“经验”装拆;起重机械设备的验收、调试流于形式,未能查找出事故隐患。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后、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检测检验就投入使用,因而施工现场有相当一部分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其次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申请检测后、特种设备检测单位从检测到发放检测合格报告时间较长,起重机械设备任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在工作。


        3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加强安装与检测力度
        起重机械安装对伍的要求普遍较高,每个施工人员必须具備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自我创造能力。安装对伍在安装前必须做好针对该项工程的施工前期检测,依据规范严格进行。特别是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必须更加准确的做好,进而方便以后编写自检报告说明。安装完成后,还应该适时的定期进行复检测,并由企业内部聘请监理人员进行统一检测,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荷载检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及使用。
        3.2强化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1)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产权、安装、租赁使用等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对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和拆除等各过程的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相互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确保安全生产。(2)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产权、安装、租赁使用等单位要认真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指导。(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产权、安装、租赁使用等单位要强化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生产隐患和事故处理力度,真正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隐患和事故处理。
        3.3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企业需要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相关的监察并做好相应记录。在起重机械日常的监察中,相关安监部门须对所辖区域内的起重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起重设备的监测,保证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的运行安全。
        3.4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专业知识
        起重机械设备具有高危性,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要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大对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负责监管工作的机构要监督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根本上避免无证操作,培养一批固定的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人员的流动性。相关单位也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对采矿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违章操作的发生。采矿企业要定时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聘请一批技术水平精湛的维修人员,防止起重机械设备的“带病上岗”。同时,在采矿的过程中,采矿企业要做到责任到人,实现定人定岗,防止操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进行违章操作。
        3.5加强租赁和安装单位的管理
        地方安监部门强化对租赁和安装单位资质和资料的登记核对,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并实行年检和抽检制度。对检查、抽查不符合要求的安装单位进行限期改正,改正不到位或无法改正的,直接清出市场;租赁和安装单位必须配备符合法定资质要求的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维修保养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租赁和安装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特别要制定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联合相关联的部门、企业加强定期演练,以杜绝本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具有体型大且操作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操作规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否则,各种不当的操作将会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为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做好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从而保证的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阎华,赵立民.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15:189.
        [2]蔡新宏.浅谈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7,02:18-19.
        [3]韩翠英.防止大型起重机械倾覆安全危险源的控制[J].低碳世界,2017,33: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