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春
身份证号:23210119911209****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施工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其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文中从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概述入手,分析了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要点,并进一步对基坑降水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孔位;洗井;降水;监测
近年来深基坑施工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一旦地下水水位超出深基坑开挖底面,地下水会渗入到深基坑内部,一旦处理不当,必然会导致边坡失稳及坑底管涌等问题发生。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有效的降低水位,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概述
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流沙、管涌和坑底失稳等现象,由此而引发工程事故。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基坑作业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适宜的作业模式,合理对基坑地面以下空间进行分配,并与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宜适宜的坑井位置,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标准进行作业操作。通过应用基坑降水施工工艺,能够将作业范围内的含水和排水控制规定的范围内,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但在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在复杂环境下,降水施工工期也会延长。而且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位移和沉降等问题,这必然会对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威胁。而且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岩土性质的影响,增加开挖作业的难度。因此在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通常会采取拦截基坑坡面、防止基坑渗水、减少板桩支撑力、改良基坑等降水措施,确保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要点分析
2.1 定孔位
在基坑降水施工时,需要先对孔位进行定位施工,通过确定孔位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要合理布置降水井的井位,并针对井位实施具体的测量放样。在实际井点布置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条件和障碍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技术人员还要与现场施工条件相结合,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选择适宜的位置进行钻孔。
2.2 清孔换浆和下井
完成钻孔作业后,施工人员还要及时进行清孔,清孔时需要针对泥浆进行有效调节,利用适宜的泥浆对钻孔内的污渍进行清理,避免孔洞内部有污泥块。在井下施工作业时,需要采用40cm直径的水泥砾石管,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过滤器的缝隙。另外,施工人员在实际下管操作开始之前,还需要测量孔隙深度,只有在孔隙深度与规范标准要求相符后才能开展具体的施工作业。
2.3 填筑施工和洗井
施工人员在填筑过滤料之前还需要做好钻杆的下放工作,下放的钻孔和孔底之间需要保持0.35~0.45mm的距离,再应用钻杆内泵对泥沙浆进行穿束处理,一边进行冲孔操作一边调节泥浆,目的是确保孔颞部的泥浆能够顺利通过滤水管的外壁。在完成以上操作之后还需要对孔隙内部的密度进行调整,将密度数值控制在1.04的比例。在完成填筑操作之后还需要将其和井构造设计标准融合,并在后续落实滤料的填筑施工,避免井管被挤压。
2.4 试抽和降水的试运行
试抽操作作业时一般会利用到水泵,具体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其他设备破坏抽水管道,而且在施工现场还需要对管道型号和应用情况进行明确标注。试抽作业时,现场还要进行泵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安装,具体测试开始之前,还要测量地面、井口静水位和地面标高,确保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准性。
2.5 降水监测
在降水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基坑周围沉降监测工作,在基坑周围出现裂缝、塌陷等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检查工程的围护结构是否出现了渗漏、涌水问题,如果出现了渗漏和涌水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封堵处理。在降水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含沙量增多的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检查帷幕的渗漏情况。在降水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监测降水量、水位等情况,绘制出水位降深、时间t曲线,为相关人员分析水位变化提供重要支持。
2.6 土方开挖施工
在土方开挖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分区、分段、分层和对称等操作原则,并将机械开挖与人工辅助开挖作业方式相结合。同时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施工需要,具体开挖作业时挖出来的土方宜留置在基坑周边的具体位置。基坑围护施工和降水井同时进行作业。在具体开挖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对天气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开挖作业过程中不会出现降水现象。
3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3.1降水井水位和基坑水位之间的数值差
从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在采取规范的降水方案之后,整个工程的水位仍然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降水井的水位低,基坑水位高。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泵的功率比较大,降水井的渗流速度难以和水泵渗流速度匹配。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基坑周围出现了损坏的管道,就会让被抽取的水重新流回基坑。为此,相关人员在降水施工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泵完成抽水,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大功率泵完成抽水操作。
3.2建筑施工基坑周围出现的地面沉陷问题
一旦基坑周围地表有沉降情况出现,必然会对工程的施工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地面沉陷的因素较多,当受砂滤层和井管滤网结构不合理时,水泵使用会造成土层中砂砾离开地面,引发地面沉降发生。在地下水抽取过程中,在减压井连续抽取承压水过程中,也会造成承压水头的土壤被压缩和下沉等问题,最终会导致承压水层孔隙压力降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基坑底板稳定性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承压水的抽水量和水位高度进行严格控制,这样能够降低承压水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3回灌井点的设置
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治沉降问题,还需要在降水井点管和建筑物路面、管线之间设置必要的回灌井点,以该井点为基本点完成连续性的回灌操作,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在具体抽水作业时,需要对井点管进行检查,依据管内水流声和管面的潮湿度来判断管内是否存在淤塞的现象,在出现堵塞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检查井点管。
4结束语
基坑降水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和稳定边坡。而且在实际处理积水过程中,还要避免出现土体移位的情况。在具体利用基坑降水技术过程中,需要在工程施工期间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结构和具体的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方案,对数据进行采集,做出对土壤成分和基坑涌水量的计算与分析,从而科学进行井点管的排布,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更好的发挥出基坑降水技术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杜娟,邵士阳.浅析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J].农家科技,2018(12):227.
[2]徐君诚.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208.
[3]陈宏彦.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1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