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刘倩倩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刘倩倩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但在施工技术上仍需改进。其中,混凝土施工裂缝较为常见,是长期以来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治理在施工中受到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应分析其成因,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以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渐广泛。虽然预拌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质量良好,并且能够适应多种建设环境,但由于一些建筑结构的复杂性较高,很容易出现裂缝以及混合质量差的情况。故而在进行处理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治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预拌混凝土建设的合理性。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混凝土温度变化导致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开裂问题产生。无论使用哪种材料,冷热变化都会造成其收缩或膨胀,这些都会影响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施工早期、中期和后期存在严重的温差,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逐渐延伸,产生可见裂缝。
        1.2混凝土原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料质量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会掺入沙子、水泥、水、外加剂等,如果材料选择或搭配不当,可能会导致胶凝材料的结构裂变问题。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和温差选择水泥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1.3钢筋耐腐蚀性差
        目前,从我国建筑主体结构来看,钢筋主要用于固化土结构,钢筋材料本身抗腐蚀性较差,加上正式施工时遇到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添加剂,腐蚀问题就会变得严重。一旦出现二次问题,会造成内部结构与外部支撑之间的问题,从而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裂缝。
        1.4收缩裂纹
        收缩裂纹通常发生在混凝土硬化后一段时间内或混凝土浇筑后一周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鞣剂的表面水分流失过快,导致表面干燥凝结土变形,且凝结土的内部封闭,导致高拉应力和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收缩越大,越容易破裂。收缩裂纹通常为平行线或宽0.05mm-0.2mm的网状扁平细裂纹。
        1.5沉降裂缝
        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建筑物墙体会有附加应力,当墙体中的应力超过墙体的极限强度,薄弱部位会产生裂缝,这就是沉降裂缝。根据破坏形态不同,沉降裂缝分为剪力裂缝和弯曲裂缝。根据裂缝的走向不同,也可将裂缝划分为水平裂缝、斜向裂缝和竖向裂缝。
        2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
        2.1表面修补法
        建筑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整体结构,还会影响建筑刚度,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速度加快、耐久性降低、抗渗能力下降、抗疲劳性不好。因此,要及时处理裂缝,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交付后可以安全使用。混凝土裂缝表面修补法操作简单,如果裂缝不会影响结构承载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混凝土裂缝表面修补时,可以采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的方法。将裂缝周围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干净之后洒水湿润,先刷一层水泥净浆,之后涂抹水泥砂浆,用铁抹压密之后抹光。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表面涂抹环氧胶泥。使用钢丝刷、毛刷清理裂缝表面,用砂纸打磨后清洗干净。如果裂缝中有油污,可使用二甲苯或丙酮进行擦洗,针对潮湿表面使用喷灯烤,保持表面干燥,进行预热处理,确保环氧胶泥和混凝土良好黏结。


        2.2灌浆封堵法
        灌浆封堵法通常用于大型裂缝,其对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很大影响。通常建筑物结构整体存在问题或对混凝土裂缝有防渗要求时采用灌浆法修补裂缝。施工中,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会与混凝土凝结为一个整体,不仅起到封堵作用,还有加固效果。胶结材料中包括水泥浆和各种化学物质,如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都属于化学材料。
        3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措施
        3.1有效改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通过不断改良建筑物的设计,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例如,设计人员在考虑结构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也可以在承台表面增加钢筋的使用量;针对温度变化所形成的裂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采用永久式的伸缩方式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形成裂缝。总而言之,相关人员需提前总结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具体因素,并做好预先准备工作,让设计更加完美。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及优化
        混凝土输送方量集中,避免混凝土早期水泥较快水化热,绝热温升高,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设计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过350kg/m3,外掺料粉煤灰选用35%掺量。以掺粉煤灰和聚羧酸外加剂的“双掺技术”为思路设计和优化配合比。由于浇筑承台面积较大,需要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泵送性能,较强的扩展性和坍损性,坍落度高,扩展度不小于60cm,90min无坍损,4h坍损不大于3cm,且坍落度应在160mm-200mm,初凝时间必须超过20h。
        3.3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为防止因温度而出现裂缝应当正确选择水泥,以水热化较低为优,同时,可适当添加合料以节省水泥。在浇筑混凝土时,现场试验人员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考察,把握坍落度和易性变化,准确测量,及时将结果反馈搅拌部门,迅速制定对策。混凝土捣固作业人员上岗之前,应当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对于钢筋多以及端模和拐(死)角等位置应当专门设置捣固处理人员,并由有关施工和施工人员负责现场作业指挥工作。振捣主要采用插入式进行,通常插入最佳深度为30cm,垂直插进下层间距60cm的范围内,插入高度在5cm-10cm。作业人员进行振捣作业过程中,必须实时跟踪查看作业情况及发展动态,防止出现过振、漏振等不良作业行为出现。
        3.4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当地的天气情况、湿度温度变化等,选择最适合的养护方案,进行不同构件形式的具体养护工作,以此来降低外界因素对于混凝土所带来的影响。工程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完成之后,这时的混凝土所处的阶段为初次凝结的阶段,混凝土在水化热的作用之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随之上升,而且还会将混凝土中所含有的水分消耗掉。如若混凝土在初次凝结时期,其中的水分蒸发掉,而施工人员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混凝土碳化系数增加,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时刻关注混凝土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混凝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凝结是否顺利,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而言,施工企业对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其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与设备,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强,朱恺,杨召波.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耐久性[J].砖瓦,2020(10):69-70.
        [2]颜小波,师海霞,张晋,尹靖宇,李保金,管辰,曹元辉,贾嘉.2019年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示范工厂评选结果分析[J].混凝土世界,2020(04):33-35.
        [3]张良柯.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处理措施[J].轻松学电脑,2018(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