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   陈娜1,杨波2
[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建设的水平和要求都在增加,居民对生活条件的需求也在增加。
        陈娜1,杨波2
        1身份证号码:37030219871211****
        2身份证号码:37030619791202****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建设的水平和要求都在增加,居民对生活条件的需求也在增加。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花园景观根据公众品味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的植物造景不仅具有供人们欣赏的美学价值,而且还为居民创造了绿化,降噪,环保等功能。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应根据当地环境和居民的喜好科学设计植物造景,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中国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不断重视植物造景,充分认识植物造景的作用,提高植物造景的水平,进而创造生态环保,美丽的园林景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服,温馨的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关键词: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引言
        将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和工作水平。目前,植物造景形式多样,这就要求结合植物和环境的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植物造景方法,促使整个景观变得更加协调均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需结合园林工程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促进园林植物景观能得到长久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水平。
        1植物造景概述
        植物造景一般是通过灌木、乔木、藤木与草本植物进行组合来建立不同特点的景观,通过对植物的姿态美进行全面发挥,使植物线条色彩的魅力得到更好地体现,进而搭配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只不过传统的植物造景仅仅重视视觉上的美观。随着我国不断宣传生态环保理念,人们已经将该项理念贯彻到了生活与工作之中,再加上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不断增加,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要重视视觉效果,还要使植物造景具备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基于此,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生态学的相关原则,通过植物作为设计基础,设计更多的功能,同时要确保良性循环与发展的环境。
        2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植物造景的空间变化
        在园林布置的规划设计中,合理设计植物景观布置要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种植之间的布置,注重园林空间的组合,充分体现空间效应。植物造景的空间组合影响着人们的视野,可以逐渐提高人们的审美吸引力,不仅满足园林景观的科学设计要求,而且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美感。充分利用绿色景观空间的三维效果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创造美丽的城市风格和城市地图,而且可以吸引大量金钱和人才,来继续创造现代的园林景观。在设计园林时,注重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内容是行道树,城市公共绿地,景观林和受保护的绿地。通过合理设计园林景观,不断提高城市整体文化形象。此外,遵循开发因地制宜的措施的原则,结合道路方向和照明条件的整体设计,并以艺术的方式对待整体,并逐步整合更多的整体,使园林景观的简约,优雅和独特性充分展示。
        2.2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材料
        利用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景观时,要运用科学方法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材料,使其在空间方面产生变化,园林景观拥有较强的时序性。植物能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进行空间设计,空间是多样化的,如封闭、半封闭和开放等,基于此,可利用障景的方式满足建设需求,这一手段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得到了普及应用,让园林景观变得更具美感。此外,不同的季节植物会产生各种变化,在植物适宜生长的季节能充分体现植物的生长特征,种植不同季节的植物能让观赏者体验到四季变化,也能进一步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利用植物造景时,注意不能让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太单一,应依照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栽种相符的植物。如春季可种植丁香等花卉,让园林景观变得春意盎然;夏季则可多栽种一些花草,让园林景观充满绿意;秋季可种植山里红等植物,让园林景观的色彩变得丰富;冬季可种植云杉等树木,让园林景观体现坚韧美感。在后期管理树木栽种时,可搭配灌木和乔木,强烈的对比更有优势,要重视利用多样的植物,使利用植物造景设计的园林景观充满艺术感。


        2.3遵循植物本身的美学原理进行造景设计
        首先,在城市一些建筑、道路拐角等区域,需要对尖角进行弱化,减少视觉上带给人的一种生硬感。在造景时可采用平坡结合、乔灌结合等手法,种植一些姿态优美的植物,比如雪松、梧桐、五角枫等,如果选择的苗木为分枝点高的植物类型,不妨尝试在同一树池栽种多株苗木,同时,进行科学的栽种,让它们一同生长为一个大的树冠,有效实现边角弱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国画“留白”手法,做好景观的合理“留白”。例如,在比较空旷的广场中,如加上几颗造型精致的树木进行点缀,可给人以开阔、舒适的观感,另一方面,其与附近的其他有较强的对比性,更能吸引人的目光,充分体现了均衡美学的原理。
        2.4突出园林特点
        植物造景的作用是为了与风景园林相协调,首先需要保证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植物造景凸显出园林的特点,更好地实现园林功能。需要考虑风景园林的气候和季节变化,依据园林的气候选择相得益彰的植物,另外还需要考虑造景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在造景过程中,必须考查园林的整体风格,使得在植物造景的衬托下,风景园林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功能,更好地保护周边环境,净化空气。
        2.5树形造景
        在大型园林景区中,各类高耸、繁茂的树木总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同的观感。如郁郁葱葱的银杏,以其傲然屹立的姿态带给人以正直、美好的感受,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为“公孙树”,园林景观中栽种银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美德,还寓意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柳树因其温文尔雅,婀娜的树形深受园林设计者的喜欢,春天赞其以“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喻其为“万条垂下绿丝绦”;秋天称之曰“吹面不寒杨柳风”;冬天道之以“绿丝条弱不胜莺”给人呈现出四季不同的古韵美;大王椰子树因其树形高大挺拔、叶美枝疏常常作为行道树来绿化道路;山桃的曲枝形、迎春的拱枝形、合欢的伞形、月季的丛枝形等都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2.6主次分明、稀疏有度
        在运用植物造景时一定要主次分明、稀疏有度,尽量不要融入过多的人造元素。整体规划时要基于全局的视角,认真考虑每一处细节,如要尽量使近景和远景达到和谐统一。基于全局视野下,要善于由大到小,再慢慢完善细微之处。从大处确定园林整体基调,从小处增强园林景观的趣味性。在进行植物布局时,要注意与四周的树木协调搭配,完善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植物造景设计历来追求创造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上述案例借助传统审美文化,以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髓为引,较好解决了“人才”这一导向要求。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景观符号,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小见大,塑造出别样的景观色彩及空间景致,表现出独特的标志性及功效性,同步展现了园林北洋的文化追求及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凯.植物造景在小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评《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J].环境工程,2019(7).
        [2]颜玉娟,陈星可,李永芳,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湖南阳明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18,034(001):102-107.
        [3]王晶懋,刘晖,张顺.基于场地土壤类型划分及优化设计的生境营造研究[J].中国园林,2018(A01):69-72.
        [4]刘晖,宋菲菲,郭锋,等.基于场地生境营造的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J].中国园林,2018.
        [5]潘剑彬,朱战强,付喜娥,等.美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典型范例研究———奥姆斯特德及其比特摩尔庄园作品[J].中国园林,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