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
喀什地区长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紧缺以及国家对资源保护政策的倡导背景下,如何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进行高效节水是本文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田灌溉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解决干旱情况下农田灌溉的问题,由于我国农田分布具有地理性差异,地域的水资源分布也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引入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运用较少的水资源达到农田灌溉的要求,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节水灌溉方式,能够实现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使沟渠明显减轻渗漏,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渠道防渗漏技术依靠三合土、砌石、混凝土和塑料薄膜等防渗材料改造输水渠道,能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6~0.85 之间,合理利用由于水蒸发减少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
1.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也是比较常用的,主要原理是依靠管道和喷头机械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雾状或水滴状,从而均匀地洒落到农田中。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露天大田中,为了保证灌溉农田的均匀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管路的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该技术经过改良后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80%。而且此种喷灌方式不会造成土壤的板结,还能避免局部土壤因过度灌溉而产生盐碱化,而且喷洒在植被上的水有利于植被进行光合作用。[2]因此,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1.3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节水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法是通过塑料管道上的水滴头或滴灌管上的小孔,一滴一滴地将水均匀缓慢地滴在植被的根系附近,在操作过程中,滴灌技术能够实现高效节水,还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对缺水山区和沙地地区的农田灌溉的帮助更大。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滴灌技术的水利用率可以达到90%(尤其是在温室中)以上,但是滴灌也有很大的缺点,即很容易在滴头上结垢造成堵塞现象。另外,滴灌的流量小,运行时时间长,不适用于大型农田。[3]
1.4微灌及覆膜灌溉技术
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大体上可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即脉冲灌溉、涌泉灌溉和微喷雾及滴灌。严格控制灌溉用水是它最明显的优势,并且对土壤的类型没有要求。及时是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这项技术也能被广泛应用。
覆膜灌溉不仅能够达到高效节水的要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温度。操作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覆膜上灌溉和覆膜下灌溉。覆膜下灌溉通常在膜下设置合适的滴灌管。与覆膜上灌溉相比,覆膜下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更佳,即使需要的灌溉时间较长,但是更利于灌溉量的合理控制,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
[3]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问题分析
2.1水源调度不合理
水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在水资源调度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水资源紧缺,很容易造成水源调度不合理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区域水资源不足,给农田的灌溉带来了极大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4]
2.2灌溉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采用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在保证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上,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实际的灌溉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无法发挥高效节水的作用,维护不当还会造成设备失灵,使得高效节水灌溉成了表面现象,而实际上无法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3.1建立信息化灌溉管理体系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的全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节水灌溉的管理方案,发挥好高效节水的优势,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灌溉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好灌溉数据的采集,通过合理构建雨水利用分析系统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果。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测掌握灌溉和节水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做好灌溉技术和方案的调整。
3.2资金投入
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资金来源于国家补贴、财政补贴和集体资金,建立稳定的农田水利工程资金保障体系,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
3.3选择合理的灌溉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在国家的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造成了水源条件的差异,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土壤地质、农作物类型以及经营程度等,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节水灌溉技术手段进行操作,切实有效地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例如,喷灌技术可非为管道喷灌和机组喷灌,管道喷灌又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主要用于苗圃、蓝莓等经营程度较低的农田,半固定式劳动强度大,应用范围不大。[5]
3.4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灌溉水平
现代化农业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机械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力工作,还提升可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想达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的,需要在实际灌溉过程中规范操作,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灌溉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增加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在节水灌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方案提高灌溉技能。
结束语: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我们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为了有效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我们需要解决农田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研究创新高效节水的农田灌溉技术以及选择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加强灌溉管理工作,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灌溉水平,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军.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 新农业,2020(20):48.
[2]刘洲.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与关键技术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19(20):54.
[3]印成坤.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417.
[4]浮桂丽,唐景洲,李常松.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267.
[5]张磊.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