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秦安江
[导读] 农业经济已经获得良好发展,灌溉渠道项目运维和管理是当前农业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

        秦安江
        65290119940104****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农业经济已经获得良好发展,灌溉渠道项目运维和管理是当前农业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灌溉;施工;质量
        一、农田水利灌溉内容概述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中国为促进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被称为小农水,主要是通过兴建多种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工程措施,以通过对农田水资源情况以及地域水利条件的调节和改良,进而满足农业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常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小型灌溉区、小型水库、蓄水池、引水工程、小型泵站等。
        二、施工要点
        1、开挖水渠
        在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建设内容即是开挖水渠。渠道的施工建设应尽可能把时间选在旱季,在正式开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要清理现场环境,并积极完成技术调查,以保证放样精度,确保水渠开挖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相关设计人员要科学设计渠道排水系统,防范雨天积水问题,以免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正常施工进度。开挖渠道时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进行,从浅到深逐层挖掘,始终留有一定保护层。若在开发环节发现地质差的问题,则必须立即通知参建人员实施勘察工作,并借助换土、回填土等方法进行处理。在对土方进行开挖时,挖掘前要把测量与放样作为基础工作,同时把施工图作为根本施工依据,以提高开挖准确度;开挖完成后,仍要做好施工现场清理工作,以便为接下来的施工建设打下基础。
        2、涵洞施工
        使用全站仪对涵位进行定位,施工前放出中桩涵洞轴线并四角及基础边线。按基坑范围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30cm再用人工精细找平并按要求修整。检测地基承载力,如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需报请变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如满足要求可继续施工。砂砾垫层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根据涵洞基础尺寸将基坑两侧整理成型或用模板进行浇筑管基分两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浇至管底外壁下2—3cm,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进行管节安装,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由拌合站按设计要求拌制运至工地。第一次浇筑应使砼顶面符合设计坡度表面平,第二次浇筑前应将顶面打毛,在管节两侧进行对称浇筑。管节预制完成,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时由中间沉降缝处向两侧进行,确保管端与沉降缝处在同-垂直断面上。同时在管底垫2—3cm水泥砂浆,确保管节顺直、稳定,安装完成后,管节间缝隙按设计要求使用麻绳,用4层沥青浸制麻布及粗铅丝绑扎。涵管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采用两侧对称分层夯实。分层垫筑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度不小于95%。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及车辆通过。
        3、主体混凝土
        泵站结构尺寸较大、结构厚薄不均、进出水流道线型复杂结构分层较多,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防裂,施工缝质量保证,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合理设置施工层次,外露混凝土面使用胶模板、优质脱模剂,异型部位使用定加工模板现场组装,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用多掺技术冷水拌和混凝土结构薄弱部位结构加强、施工缝设置键槽及临时止水片,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1.混凝土垫层桩基及防渗墙施工后,按设计要求对防渗墙段进行漏水试验,确定防渗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泵站底板的施工,垫层用混凝土泵车直接打至浇筑仓面,人工平整,浇筑时采用平板振批器振动密实。2.站身底混凝土施工站身底板施工时使用组合大钢模板立模,用双排小钢管作園图,钢管打余灌加固八立模时注意保护水平止水和垂直止水,伸缩缝、泵站底板仓面面积较大,进水侧、出水空箱侧与进人孔空箱位置底板高差大采用分段水平分层法由低向高施工,先完成廊道底板,然后进行进出水侧底板施工。

底板硅施工时掺用缓凝剂由试验确定,以防冷缝、底板浇筑结束后,在其顶面按设计图纸布设沉降观测钉,观测沉降值,建筑物每增加一级荷载沉降观测一次,直到移至顶面。
        三、质量控制措施
        1、土方质量控制要点
        在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当中,要求施工人员合理控制土方含水量,回填土的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如果土壤比较干燥,需要适当增大含水量,若土壤过于湿润,则需要采取排水与晾晒等方法。如果采用人工削坡方式,一旦削过量,需要采取相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回填施工,严禁使用浮土回填。通过加强土方质量控制力度,可以显著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合理控制水泥质量。施工人员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配比,合理确定出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水泥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要根据其品种和强度以及生产批号,采取分类存放模式。若水泥的存储时间超过三个月,则需要进行性能试验,试验达标后,方可使用。严格控制骨料质量。重点检查骨料的强度与颗粒级配,包括其颗粒形式等,同时,施工选择质地坚硬、整洁的碎石或者卵石。
        合理控制拌和用水的质量。通常而言,施工单位需要采用自来水作为拌和用水,严禁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若需要使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需要经过检验,检验达标后,方可使用。
        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在入仓之前,要保持渠道底部处于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大量失水现象。同时,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5℃。
        加强混凝土养护。通过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而且能够延长灌溉渠道工程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养护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如果外界温度比较低,需要采取保温覆盖措施,若外界温度比较高,则需要定期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妥善处理伸缩缝。在处理伸缩缝的过程当中,要求使用塑料胶泥。填充伸缩缝避免出现渗漏。
        3、钢筋质量控制措施
        在钢筋施工接头搭接处理方面,需要把握好接头位置,确保钢筋接头设置到位,明确搭接面积控制内容,确保搭接面积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建立 3 道扎扣绑扎体系,两侧扎扣需要距离端部大约 50 mm,保证绑扎牢固,同时避免出现分叉绑扎问题出现。施工中该工程主要对箍筋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在竖向钢筋绑扎施工中合理布置 3 道以上水平筋,确保钢筋绑扎扎扣满足设计要求。
        在一级钢筋弯曲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末端设置 180°弯度,确保弯曲直径优化钢筋直径大约 2.5~3.5 倍。而在二级钢筋弯曲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末端设置 90°弯,建立二级钢筋弯曲施工体系。具体来讲,需要结合钢筋弯曲机实施钢筋弯曲施工,有效控制弯曲点在轴心边缘 1.5 倍位置,优化钢筋直径位置。在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绑扎施工内容进行分析,建立底板钢筋、柱钢筋、墙体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体系。施工中还需要对底板钢筋绑扎内容进行调整,围绕钢筋交叉节点全部绑扎内容进行分析,可采用八字扣进行施工,在墙体钢筋绑扎施工中参考 1200 mm 间距绑扎一道,提高搭接长度满足施工要求。而在竖向钢筋与暗柱主筋间距施工中将其间距控制在大约 50 mm 位置,完成竖向钢筋绑扎,然后实施水平钢筋绑扎施工。钢筋绑扎施工中板面控制在 50 mm,另外设置 3 道丝扣,确保其长度控制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合理分析,例如加强地下管网施工、防渗施工,并明确土方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可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稳定运行,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继元.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9,9(01):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