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员工思想工作中激励措施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肖洒
[导读] 摘要:为解决当前企业在员工思想工作中激励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理论出发,分析新形势下怎样有效推行员工思想工作中的激励措施,以期能够切实增强其思想政治理念以及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确立正确的自身发展方向和目标。
        广东建鑫投融资住房租赁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为解决当前企业在员工思想工作中激励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理论出发,分析新形势下怎样有效推行员工思想工作中的激励措施,以期能够切实增强其思想政治理念以及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确立正确的自身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员工思想;激励措施;应用
        引言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与企业员工思想基础水平、文化道德素质存在密切的联系。企业要确保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共同建设,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新形势下,企业要主动掌握员工的思想实际情况以及变化情况,合理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激励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理论背景
        一切人的行动都归于某种人的动机,动机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为起到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过程中,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力是激励管理的最高绩效目标。在企业的角度,管理最理想的效果是,在各种激励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创造性地营造激发环境或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使员工产生工作行为的实际效果,让员工进行高效工作和产生高满意度的结果。在管理及经济领域,动机或激励理论繁多,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再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动机或者激励理论在管理及经济领域的工作中持续发展丰富。
        2当前企业在员工思想工作中采用激励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激励措施无差异化
        每个人的情况及需求都不尽相同,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如果不考虑员工个人需求的差异性,对所有人都采用一样的激励手段,往往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有些人可能看重物质,也有些人可能看重精神层面的东西,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同时,需要对员工需求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对不同类别的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特别是对核心员工要采取长期激励的措施,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思想政治工作中激励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样
        当今在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激励的形式不够多样。属于需要认真思考和优化的重要内容。目前企业大多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定期组织培训会议的手段,会议之中利用党的理论成果及重要指示的宣读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在宣传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大多留有形式。事实上,此类工作方法可以实现集中化学习,但员工们无法及时将学习到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针融入自身的实践工作中,更谈不上将其转化为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能力和觉悟的动力。
        2.3激励存在盲目性
        有些企业看见别人的激励措施不错,不结合自己企业实际也盲目制定一堆激励措施,结果却经常事与愿违。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是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其结果通常不尽人意。激励是基于员工的需求,只有摸清自己企业员工的所需,才能真正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措施出来,也只有这样的激励措施才会实际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有效激励的前提是先调查员工需求,对员工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不是盲目、想当然制定激励措施。
        2.4对于激励措施的认识存在误区
        不少企业对人才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只重视用人,却忽视激励人,认为有无激励没有什么区别,没有把人才当作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没有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挖掘和发挥人潜能的意识。甚至有些企业口头说一套,行动上却是另一套,没有真正树立起人才管理与激励的观念,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员工难以有较高的积极性。
        在企业中有一种误区,就是把激励简单认为就是奖励,却忽视了激励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正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奖励;另一种是负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惩罚。通常员工做某件事时,采用正激励即奖励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企业不希望员工做某些事,这种情形下,采用正激励反而没有办法操作,必然要采用负激励即惩罚的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不能仅局限于奖励形式进行激励,还必须要有一些束缚及惩罚措施,激励效果才能更好。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员工思想工作中的激励工作
        3.1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情感激励
        在实施情感激励机制时,要注重以员工为主。企业要加强改进政治思想工作,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员工工作,给予员工表扬和赞赏,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体如图1所示)首先,当员工在工作中表现良好或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领导就要对该员工进行表扬和奖赏,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重视和欣赏,从而促使员工从中产生幸福和愉悦的成功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企业要为员工创造工作平台,让员工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给予员工发展的动力支持和机会。其次,企业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挖掘员工的闪光点和内在潜力。从小事中关心员工,当员工有小的进步时,领导要及时地对员工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员工从小事中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重视,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有主人翁的意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主动、积极地将人生理想和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
 
                     图1  情感激励过程
        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对员工进行情感激励就要有尊重员工、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发展支持的观念,以及必须尊重员工的权利、人格和兴趣,并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在情感激励的过程中,领导要真诚地对待员工,结合员工的特长和特点,授予员工权利,真正地信任员工,相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企业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帮助员工解决难处和忧虑,及时关心员工问候员工,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福利。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也能给员工一种归属感,从而激发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对员工的情感激励也包括物质帮助,这种帮助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单纯依靠物质激励。有部分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一味地强调奖金,想要单纯地依靠奖金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奖金发放和管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就会导致员工产生失望和不满的情绪,这时的奖金激励就成为矛盾的燃点。所以在对员工实施激励政策时要物质和言语激励共进,将激励机制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3.2坚持薪酬激励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
        薪酬激励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是企业培育核心文化,凝心聚力的有效方法。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十分有利于找到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它就像架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座桥梁,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价值重塑的作用,通过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矛盾,宣扬正确的价值理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薪酬激励文化,构建以薪酬激励文化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工作提供安定团结的局面与健康和谐环境。
 
                  图2  三位一体激励模式
        3.3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激励方式
        没有一把钥匙可以解开所有的锁,同样也没有一种激励措施或方式可以适用于企业管理中激励的所有情况。由于员工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对接受到的激励其反应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相同的奖励可能因人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因势因时采用丰富多样的激励措施或方式方法,要从解决利益根源上创新激励模式,综合运用不同激励,避免模式化,运用“三位一体”的激励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以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
        3.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员工们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对于先进文化观念有着强烈认同,所以,依靠建立适应员工们心理需求的一种企业文化,就可以切实激励企业员工,依靠企业文化的认同来确保企业价值得到认同,从而提高到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认同。建立一种以人为本,深入员工自身价值,活力满满的企业文化,有效利用企业文化的宣传手段,确保员工能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浸染,进而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4结束语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课题,运用得好,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反之则会对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激励也会滋生出更多的新问题出来,企业必须坚持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推进激励机制改革,解决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体制弊端,真正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所需的激励体系,以真正发挥激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强,寇田.情感激励机制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新商务周刊,2019(13):160.
        [2]周影,王先宇,张九一,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企青年职员的政治思想工作[J].企业文化旬刊,2018(7).
        [3]钟晓冬. 引进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突破[J]. 人才资源开发,2019(4):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