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5期   作者:丁成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于公路的工程质量和交通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丁成
        3306021981082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于公路的工程质量和交通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比较难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并有效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本文就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1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地基处理不合理
        公路工程的施工条件具备不确定的特征,在开展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当中,会受到诸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温度改变等因素的干扰。对施工影响最为显著的原因都集中在地基结构的处理当中,这是由于地基条件会受到多变性以及繁琐性的影响。若公路工程地基承担的荷载太大,在进行后期施工的过程当中将会引起结构的下沉;如果地基的结构处置不科学,将会导致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剪切破坏,同时也会对周围地区造成一定生态环境上的破坏。这些都是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处理技术不科学造成的。
        1.2填筑工艺不科学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填料的质量对后期工作的展开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建设中对于施工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严格对填筑过程中的实际内容加以判断和确认,经过各项数据显示,在高填方路基填筑过程中,填筑厚度问题存在随意增加的情况,路基压实工作无法按照标准完成,在自身重力影响之下,路基容易发生一定程度沉降或者是塌陷问题,导致公路工程填筑工艺质量遭到严重破坏。
        1.3施工材料不当
        对整体施工填方中原材料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土料中常常含有一些腐殖土或者是一些劣质土壤,这会导致路堤发生一定程度变形风险,如果产生路基沉降问题,导致路基强度下降,甚至是因为膨胀土的存在直接导致填方质量下降。
        2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填方试验。应该选择比较典型且长度符合要求的路段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来明确高填方的压实方法、压实设备、碾压工序及碾压工艺等。在试验段完成以后,需要对填方段进行严格的现场勘查,准确掌握填方段的具体地质情况。对于一般地面,应该先将表面杂草、树木及腐殖土等清除,并将地表的积水疏干。如果地面存在坡度,应该先将其挖成1m以上的台阶,然后用压路机压实至符合要求。如果需要处理的地面比较特殊,则应该根据施工要求或设计标准进行特殊处理。
        2.2填方路基上料
        填料必须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可使用。采用装载机或者挖掘机将填料装车后运输到填方地段。卸料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在车后指挥卸料,按每层30cm的松铺厚度对卸料密度进行计算,不断往前推进,一层填料卸完之后应先停止,进入到摊铺以及整平阶段。
        2.3路基排水处理
        排水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设置排水设施能将雨水顺利排出,避免出现积水现象,有利于保障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果地基为黏土层,采用排水固结技术进行处理,排水系统由水平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结构组成,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地基中孔隙水的排放距离,改善地基排水条件,加快地基固结速度,保障地基的稳固性与可靠性。砂垫层以中砂和粗砂为垫层材料,厚度需要大于50cm,并且比路基两侧要宽1m以上。竖向排水结构可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材料,对地基有挤密作用,能够快速排出地基水,保证路基干燥,防止出现积水现象。同时该技术操作方便,工艺流程简单,排水效果良好,施工中应该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


        2.4填方路基的摊铺及整平
        第一层填料卸完后,使用自重超过30吨的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对天方去进行摊铺,并在摊平的填料上反复碾压,以完成初步压实,方便平地机对路基进行整平工作。初步整平完成后,再采用平地机进行细致的精平,在此过程中要形成路拱以便排水。
        2.5填方路基的压实使用
        平地机精平完成后,使用大吨位的振动式压路机对路基进行进一步的碾压,碾压过程中直线段应从两边向中间延伸,小半径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眼神,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5m左右,横向接头重叠0.45m左右。尽量将压路机的速度控制在4km/h内,初压主要采用静压,初压结束后改为振动压实,严格按照试验结果规定的次数进行压实。
        2.6检测路基压实度采用
        灌砂法结合核子密度仪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在填筑路堤前,按试验要求对填料取样进行必要的土工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度;各个填层的压实度必须满足路基填筑压实度的规范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继续进行碾压;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如果超过这个标准,要采取洒水湿润或者翻松凉晒等措施对含水量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碾压,知道满足要求为止。
        2.7观测沉降稳定性
        在路基沉降区范围外的稳定区域埋置3个观测基点,用水准仪以及全站仪确定基线的方位以及基点的标高;在路基两旁的路堤坡脚以外3m左右的地方每隔200m设置3个观测点,观测点采用15×15×15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制成。根据基线的方位以及基点的标高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并作好详细记录;在填筑路基的过程中,每天对观测点进行观测,并记录相应的观测数据。当观测点的竖向或者水平位移超出范围时,说明地基的沉降状态不稳定,应立即停止填筑,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等到路基沉降稳定后才能继续进行填筑。
        3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3.1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对高填方路基施工各项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能推动各道工序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现场秩序井然,有利于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为此,施工前必须注重现场勘查,提高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对各项施工内容、目标、流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有效安排各道工序,促进构筑物和路基有效衔接,为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3.2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
        路基填料为土、石。在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施工中,应该使用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力强的砾石类填筑材料,且土质要均匀,密度也要均匀,不能含有超大颗粒或者其他杂质。为保证路基填料的均匀性,同时也减少对沿线生态的破坏,高填方路基所使用的土应该进行集中选取,尽量避免沿线取土。
        3.3认真做好台背、路桥过渡段的压实工作
        路桥过渡段、填挖结合处及台背等处的地形条件比较特殊,填方的施工难度也较大,通常都是路基、桥台施工完成后的缺口部分,工程完工后非常容易出现路基沉降过大的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此类部位的施工质量,如大型设备施工不便的部位,可采用小型夯实机进行分层夯实,并严格控制好分层厚度,同时提高抽检频率。
        3.4有效应用施工技术
        对于特殊路基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例如,湿陷性黄土用强夯技术处理,用起重机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实现对地基的有效处理,提高路基压实度。合理利用土工隔栅技术,充分发挥其加固作用,确保高填方路基的稳固性与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管理单位,务必从设计、施工及后期公路投入运营,在填方路基施工时,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合理调控施工程序,同时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为后续施工创造便利,有效保障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熊永波,谢国容.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06)
        [2]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刘洪波.低碳世界.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