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5期   作者:   赵立波
[导读] 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阶段,这也让大数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赵立波
        身份证号码:22072319830901****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阶段,这也让大数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那些传统的数据信息传播模式也已经得到了转变,需要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工作,这就使得智慧城市这一发展理念随之提出。因此,文章首先对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的影响因素加以明确;其次,对大数据时代为城乡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的探索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智慧城市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必须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管控和利用,才能有效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大数据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提高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和利用效率,进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为智慧城市实现科学、高效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1智慧城市及大数据概念
        “智慧城市”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1990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以“智慧城市、快速系统、全球网络”为主题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总结了城市通过信息化手段聚合智慧,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成功经验。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并由此引发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历经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概念的演变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智慧城市的概念从边界模糊到逐渐清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具备基本的治理能力,智慧城市可通过模拟人的智能,及时对城市问题进行处理,结合以往的处理经验,形成一种事前预测、事中事后快速应对的智能化机制,有效保障城市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大数据是指海量、异构、高速的数据集合,无法用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处理,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需要转变数据处理思维并从多角度去认识数据。
        2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2.1完善基础建设,促进生态发展,落实智慧城市
        为推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城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布置基础设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内容主要为经济水平、人口数量等,根据分析内容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在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应满足城市与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融合,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3)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可以提高城市和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以土地资源利用为例,在保证农田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选定适合的位置配置基础设施,优化和调整空间资源,使各项生产保持协调发展关系。(4)基于宜居角度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将公共安全作为规划的重点,让人们在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使城市富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2智慧医疗
        医疗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以传统的纸质记录的方式储存病人数据,经年累月,因数据的保存条件简陋,大部分数据已经丢失,可供研究的价值不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大量病人数据的存储方式,支持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并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有医疗数据的分析,医生可预测流行疾病的爆发趋势、分析病理原因等。目前,每个病人都拥有自己的电子病历,电子病历记录了个人病史、家族病史、过敏症以及所有医疗检测结果等数据。

大数据应用在医学影像,如核磁共振成像中,利用大量图像数据构建图像识别模型和算法,可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提升看诊效率。城市数据大脑为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了平台,随着城市数据大脑的不断迭代完善,未来智慧城市将会有更多成熟新型的智慧应用。
        2.3完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推动智能城市建设的基础,其通常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在此过程中,对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多维度力量进行充分统筹考虑,并分析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以及各种层次内容等。一般情况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需注意以下3个方面。1)顶层设计要充分满足城市发展主体的实际需求在顶层设计过程中要改变过往侧重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扩容率的实现观念,转而重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的相关服务,强化用户的经济收益,拓展对城市居民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城市建设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2)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要时刻站在全局的角度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现状,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全方位统筹考虑,制订更为完善合理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座谈、公示及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顶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3)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制度增强各部门之间横向和纵向联动效果,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
        2.4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智慧出行
        在城乡规划中,各种基础道路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想要构建出智慧城市就必须要做好智慧出行的建设。在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私家车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导致城市拥堵成为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采用大数据技术后,就可以更好的观测城市内部的车流情况来开启相应的变化道路,从而有效缓解出现的拥堵情况,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中交通堵塞的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检测各个道路中出现的拥堵问题,并采用无人机或是摄像头等现代化设备来检测好道路总体流量,从而对拥堵状况进行更好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利用摄像头来对交通系统加以控制,并根据道路中的具体车流量来控制红路灯的闪烁时间。并且,利用大数据还能够更加高效的处理一些突发交通状况,保证群众日常出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大幅度提升群众对智能出行的满意程度。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车流量展开提前预测,并及时发布出相关的信息,使得群众在出行前就能够明确主要的拥堵路段,从而更好的避开,由此可看出,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出行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5智慧环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与环保相关工作相结合,建设相应的智慧环保工程,构建智能环保预警平台,实现城市污染源实时监控、实时管理,降低城市发展中的污染物排放,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市城乡规划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理念相互融合,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开展城乡规划工作,可以使城市规划内容贴近城市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便利的条件,有效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是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较窄,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理念缺乏应用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勇剑.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探索与应用[J].交通与运输,2020,33(S2):190-193,199.
        [2]赵希奇,李慧子,张丽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J].区域治理,2019(47):58-60.
        [3]明欣,安小米,宋刚.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数据治理框架研究[J].电子政务,2018(08):2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