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大板车务段查布嘎车站 内蒙古赤峰市 025550
摘要: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旅客、货物交流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运输压力,截止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已经经过多次提速、行车组织优化工作,速度达200㎞/h的高铁已经在多地区间开通,但当前我国铁路仍然无法完全适应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铁路行车组织;组织应用;铁路管理
铁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经济建设以及社会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是铁路运输品质的主要内容,同样在社会中引起很多的关注。因此,为了能够保障铁路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合理的对运输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是现在我们主要谈论的话题。
一、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原则
铁路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有效保证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当遵循相关的调整原则。应当结合当下列车行驶的路况以及自然环境等综合影响因素,系统地调整铁路运行的计划和路线,进而能够有效提升铁路列车行驶的有效性,合理降低列车运行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并且进一步满足旅客的使用需求。通常情况下,铁路行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晚点、提前等时间方面的问题,在同级列车的行驶安排上,应当安排正点列车出行,晚点列车后行的原则。根据列车出发的时间顺序依次安排列车的出发时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列车,也可以视情况安排优先出行。在高级列车和低级列车同时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低级列车不耽误高级列车出行的原则,保证高级列车不受相关情况的影响。在列车自身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需要调节列车运行流程的情况时,需要注意不能够让同级列车进行越行。应当在保障损失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列车的稳定运行。当列车运行的路线发生变化,也应当对相关列车进行调整。
二、铁路行车组织结构概述
2.1基本类型的构成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铁路情况,以分层递阶行车组织的控制制度,主要包括调度及计划主导型。因为多种影响因素,表示扰动水平和装备自动化的水平属于两者的重点,此方面也也将铁路运输的特点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国外目前有很多发达国家的扰动频率比较低,并且扰动水平比较弱,但是铁路设备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现代,此国家都是使用计划主导型行车组织方式。但是,我国铁路设备具有较高的扰动频率,但是缺乏自动化水平。所以,我国铁路系统的行车组织都是通过调度主导型。
三、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
3.1监管因素
铁路行车的安全监管是铁路交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指管理人员按照交通安全规定,对乘客的人身、财产以及信息等进行安全监测与控制,最大化减少或避免铁路运输事故。安全监管又包括安全构架、安全制度、安全通信、安全技术、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资金等。
3.2设备因素
运输设备是整个交通的物质基础,也是行车安全的基本保障。铁路运营设备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铁路交通的可靠与稳定,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元素。
3.3人为因素
铁路运行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人的操作,因为铁路行车的每一项作业是由人操纵、控制、监督和管理的,人是设备的设计者,同时人也是铁路的承载对象。然而多数铁路事故均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因此人的作用会对铁路行车的安全及其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四、行车安全管理优化的方式
4.1实施闭环管理
铁路的行车安全管理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实现安生风险可控就要注重事故的预防工作。事故预防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先控制,可以将被动地应对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实现了安全管理前移。要实现这一效果就需要采用闭环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职责、流程、标准和措施。安全管理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依据PDCA的原则采用循环模式进行管理,保证安全的闭环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采用持续循环上升的方式,安全管理采用动态式的,可以实现人、机、物、法、环之间的相互协调,从源头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
4.2加强风险预控
针对铁路行车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要采取风险预防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要增加预控能力,对于行车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要加以识别,风险识别要作为于铁路行车的全过程,要分析行车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存在的漏洞,通过风险辨识,管理目标可以更加明确。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不安全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管理要实现重点控制。比如要注意轨道的完好情况,发现失效轨道要及时更换,对于路基存在的边坡塌陷和下沉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重点进行整治。
4.3持续改进
铁路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实施预控,所以要对行车过程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准确地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危险源防控体系和应对措施,对于危险源要采用预先控制的方式,切断危险可以发生的条件,而且还要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控,并分析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对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为下一步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危险的预控,这种方式可以持续改进安全管理。
4.4确保铁路组织行车安全
行车安全永远是铁路部门调度指挥工作的第一位。根据此前的铁路事故分析可知,铁路运输事故有别于其他运输工具,由于铁路运输的运输量大、路程长,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很难控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了更好地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调度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指挥原则,将运输效率放在后位,保证行车安全放在首位。要求铁路调度人员严格依照规章制度要求自身,运用调度命令控制铁路的运行,及时接收和处理各种运输信息,在任何突发事故的情况下,都要严格按照列车发放条件进行,并及时做出准确判断,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保证铁路调度指挥的安全。
结束语:
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由于具有多层次性、涉及对象多样、所处环境多变等特点,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适应所有类型突发事件的标准化的统一模型和实现算法,需要针对问题特点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突发事件在铁路运输中是经常发生的,一定要对铁路建设中的突发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让铁路建设变得更好,保证人们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佚名.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仿真验证系统研究与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v.40:No.466(08):63-68.
[2]田锐,刘俊,贺义勇.铁路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设计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7(0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