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酉峰
湖南省长盛建设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艺问题、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等。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要进一步落实好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展开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本文将具体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概述
现场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现场管理也是提升项目建设品质的重要阶段,管理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流动性大及合作要求高的特点,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再加上现代人们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较高,加强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策,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组织、规划等作为依据,确保施工质量、进度等与预期目标相吻合,满足业主的项目建设需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管理是提升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阶段,也是提升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落实管理工作,确保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提升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奠定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地基施工技术
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广阔,每个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与研究,提升地基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保障建筑地基的稳固性是推进建筑工程实施的根本要求。目前,在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因为软土地基具有负重力较低、土层结构稳固性较低、土层分布复杂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时应该对其进行特殊处理,防止建筑后期出现下陷的情况。堆载预压的方法,对地基进行提前固结提高硬度; 真空预压的方法,利用气压差原理提高地基的荷载量; 反压护道法,通过增加平衡力的方式,加强地基的稳定性;搅拌桩法,在地基中加入固化剂,提高它的凝结速度,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发生底层下降的情况;化学加固法,在地基中加入水泥和其它的化学材料,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提高土层的抗压能力。
2.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防水施工主要包括房屋表面的防水、地下室的防水、卫生间的防水、房屋外墙的防水等。应该按照不同的施工位置制定对应的防水等级。地下室的防水等级最高,建筑时应该采用能够防水的混凝土。在地下室内不能铺设与防水施工无关的管道,不能破坏原有的围栏防护结构,同样的地面上的污水处理管道和煤气输送管道也不能穿过防空地下室。铺设的防水层应该平稳、整齐、整洁,还要涂上一层试剂。在防水设备铺设好后再涂上一层保护膜,提高它的防水性能。如果有管道穿过了地下室的两侧,那么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阀门装置。对于污水管道,既要设置阀门装置又要设立止回阀,避免对防空地下室造成污染。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主要的技术手段。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充分搅拌混凝土,把握水和白灰的搅拌比例,准确调整混凝土的搅拌程度以适应和符合使用要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浇筑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建筑工程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强度良好。
2.4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气保护的效果,需要对电气接地技术展开相关的分析和思考。一方面,注重安全接地方法的使用,将金属部分与PE线有效连接,防止绝缘装置被破坏,提高建筑工程电气接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注重交流工作接地方法的使用,用截面较宽的绝缘铜芯连接地母线和接地体,促进导流能力的提升,保障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设备的正常稳定使用,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制度
通常情况下认为,建筑工程有着更大的投资量、更复杂的施工条件,以及更明显的施工难度,也伴随着较长的施工工期。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个具体施工环节的质量,必须要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监督力度。如果不能够保证有效的监督,就很容易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同时,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也能够更好地减少工程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与现场施工管理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还要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工程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以及办公区域等建立不同层级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
3.2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21 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投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人才投入与培养已然成为企业间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确保了人才质量,才能够真正提高工程质量。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支出,选择一些临时性的、不具备专业经验的人员来进行施工,从而加剧了工程中的人为事故风险。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在施工团队组建时便做好选择,包括对队伍的考核、对多个队伍的比对等。其次,针对施工队伍,也要做好定期的培训工作,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完善人员考核制度,明确奖罚措施,既要对人员的不合规行为进行约束,也要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不断引进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墨守成规,缺乏有效的创新,那么必然会被淘汰。因此,当前施工单位也要做好新技术的引进,通过新的工艺、新的设备进一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从一些企业的普遍认知来看,它们往往更关注短期利益,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对此,技术更新首先重在意识的转变,尤其是企业领导层,更要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计划,明确企业的前进方向,在长远的角度,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3.4 合理规划现场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始终需要立足于施工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需求来完善施工管理。同时,施工管理人员也要在管理方案制定前,先做好调查工作,并结合施工图纸,对施工中的部分事宜进行有效整顿,突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几大重点板块,并投入到施工的每个具体环节中,有效指导施工作业的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应该把控好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时应该进行实地考察、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施工档案、完善监督考核,提高对现场的把控力,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文军. 建筑工程装饰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20,( 12) : 117.
[2] 李垒.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 江西建材,2020,( 03) :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