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徐发进
[导读] 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威胁到工程的质量和后续使用的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建设单位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徐发进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威胁到工程的质量和后续使用的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建设单位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单位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计划,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管工作,要求施工人员严格落实图纸和技术的各项操作,确保施工操作达标规范,做好完成施工环节的质检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更加重视工程的进度,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这就导致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态度散漫,并未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在工作中,他们对于施工的安全性重视程度不足,只注重施工进度的管理,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逐渐扩大,很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不仅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针对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存在工作交叉的情况,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影响了管理质量。这一管理机制也难以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久而久之,管理机制流于形式,施工质量的监管并不严格,埋下了一定的质量隐患。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应用
2.1地基加固技术
        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较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通常会采用深层搅拌的方式,提升地基的稳固性,防止建筑工程施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情况时,可在地基中加入水泥、石灰等物质,再充分搅拌,可充分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固性,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可有效开展。
2.2工程防渗漏技术
        建筑物本身的防渗漏技术,可避免建筑长期受到雨水等侵蚀影响,可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性,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基本需求,保证人们居住过程中的安全。在防渗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利用防水材料,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运用的建筑防水材料主要为沥青、涂料、防水片材、防渗堵漏等,在对这些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实际用途、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选择符合建筑工程本身需求的防水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实际作用,以达到预期的防渗漏效果。
2.3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梁、柱、板等构件。梁:在支座支撑的效果下,承受建筑物本身的横向力、剪力等外力;板:建筑地板、底板、楼板等;柱:以垂直方向结构为主,主要承受建筑工程垂直方向的力,构件的运用可充分提升建筑物本身的强度,满足各方面的施工需求。因此,构件的加工需要具备相应的强度,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构件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可提升构件强度,满足建筑工程本身的需求。在利用构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检测梁、板、柱等构件的质量,避免将劣质的产品应用到工程中。在对构件进行装配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模板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充分检查其稳定性、安全性,保证各方面安装参数的准确性。
2.4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是影响结构本身强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利用预应力技术,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在利用预应力技术过程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将承受较大压力前,可施加额外的力抵消此部分应力,避免产生结构裂缝,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整。


2.5基坑支护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以坚实、稳定的地基为基础,在应用地基加固技术后,需要对基坑进行合理防护,可保证施工环节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基坑支护技术可提升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1]。在应用基坑支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工程周围地基成分,计算支护过程的强度数据,再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如人工挖孔桩、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等,以达到预期的支护效果。应设计、处理基坑支护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根据传统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细化其中的相关规定,确保管理机制建设的全面性。引进责任制,细化各部门的责任,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要求他们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及时上报存在的问题和施工计划,便于管理人员优化管理工作,各项管理措施[2]。一些交叉重复的工作需要根据工作性质进行详细的规定,要求专门的人员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追责,从而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针对材料的管理、工程交接、工艺流程控制等各方面内容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落实规章内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确保管理机制的规范化。
3.2做好材料质量管理
        当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质检工作,一般采取的是抽样检查法,反复检验三次之后,全部合格方可进场,将劣质材料拦在施工现场外,保障了施工材料的质量。而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各工序的材料使用调配材料。同时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环境因素等对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3]。因此针对一些特殊材料可以建设厂房进行储存,一些堆放在施工现场的材料需要用防晒布做好防晒处理,避免阳光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
3.3引进先进施工理念
        在绿色施工理念逐渐得到推广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应用绿色施工理念,尤其是在现场施工管理环节。在对绿色施工理念进行引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确定绿色施工可融入工程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理念的实际价值,为施工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建立激励机制,将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绩效相挂钩,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建设单位也可以选择优质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引导监理单位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当中,掌握各阶段的资料,分析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监理计划。尤其是在现场施工中,派遣监理人员,做好对每个施工环节的监管工作,每道工序结束后都需要进行检查,并和下一道工序的管理者做好手续的交接工作,掌握工程的详细资料,确保监理计划的顺利落实[4]。工程单位借助监理单位的优势,及时发现施工单位存在的一些问题,避免偷工减料、一味追赶施工进度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做好对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充分借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升工程本身的质量、施工质量,可促使建筑工程本身满足预期的要求。借助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施工环节出现各种事故和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和落实,为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志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1):114-115.
[2]黄俊.关于如何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J].门窗,2019(24):47.
[3]常鑫.新时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路径探索[J].四川水泥,2019(12):190.
[4]刘智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