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谈博院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岩土锚固技术是边坡治理中重要的施工技术策略,能够提升结构稳固性及可控性,提高边坡施工效果,保证工程质量。
        陕西新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岩土锚固技术是边坡治理中重要的施工技术策略,能够提升结构稳固性及可控性,提高边坡施工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就边坡稳定性展开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治理技术与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治理;治理技术
        引言:
        我国山区地形陡峭,地势变化复杂,人员出行频繁,导致我国在山区修建公路时经常出现边坡失稳和滑坡的现象。岩土工程建设的数量,随着地下工程的发展,正逐步增加。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尤其是在边坡治理中容易出现塌陷、坍塌、冒顶等事故,因此,采用科学的技术,提升边坡治理效果、保障岩土工程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岩土锚固技术在近些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边坡治理中,能够提升岩体改造效果,实现诸多岩体问题的整治,避免塌陷等事故的发生。
        1、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1刚体极限平衡法
        刚体极限平衡法是假设边坡土体沿某一结构面发生相对位移,土体服从剪切破坏的原理,滑动面的形状为弧面、平面等不规则面。通过分析滑动体达到静力平衡时的受力状态来分析边坡稳定性。
        1.2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数值分析的方法,原理是将求解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根据需要让单元满足控制方程。有限元法的优点是对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进行数值计算,所以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限单元法可以将滑动体分割成若干个土柱进行分析。该法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变形体中的渗流效应,以及滑动面上的压力、剪应力随时间的塑性屈服过程。
        2、滑坡治理技术
        2.1滑坡类别
        按滑坡物质组成类别可以分为黏性土滑坡:黏性土之间的滑动,或者黏性土与其他土质之间的滑动。黄土滑坡:不同时期的黄土滑坡多数在高阶地的边坡上。堆积土滑坡:不同性质的堆积层在层间滑动。岩石滑坡:沿不同岩层的接触面以及基岩面滑动。堆填土滑坡:发生在人工填筑的场地以及弃土场的滑坡。按滑动厚度分类可以分为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小于6m。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6~20m。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大于20m。
        2.2滑坡治理原则
        1)滑坡治理在设计和施工上应该综合考虑治理技术的应用,达到安全、经济、美观的治理效果。2)在正常情况下滑坡治理不仅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还要保证土体变形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对其他建筑物造成有害影响。3)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周边地形和建筑等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不会造成大的地质灾害,同时还要避免因滑坡治理造成的交通堵塞等。
        2.3治理措施
        滑坡治理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以下4类:1)利用几何分析来削减滑坡产生区土体的质量、增大阻止滑坡下滑的土体体积。滑坡面大多呈现上陡下缓的型式,上部采用减少滑坡土地体积,下部通过反压等方式阻止土体下滑。2)雨季滑坡发生频率最高,因为雨水降低了土体之间的黏结力和强度。雨季治理滑坡可以通过排水的方式来治理。主要方法有地下排水和地表排水。通常,在滑坡体周围设截水沟来治理地表水,雨水沿截水沟排到滑坡体以外的地方,保护坡体的稳定性。而地下水主要通过暗沟来排出[1]。3)当滑坡体较大时,单单依靠排水和削坡的措施不足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还应设置合适的支挡物来防止滑坡的发生。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支挡物有挡土墙、抗滑桩、土钉、锚杆、锚索以及组合形式等。4)滑坡还可以通过在坡体内注浆来防止滑动,主要原理是改变滑动带,增大滑坡体的抗滑性能来加固土体。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以岩石为主的滑坡以及松动岩体的滑坡。石灰桩主要通过生石灰吸收桩体黏土的水分来减小水压力,增加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Ca2+和OH-与四周的黏土发生反应,从而增加强度。
        3、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措施
        地震波对边坡破坏以及稳定均存在着一些影响,如果边坡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交通灾害、堵江、水库故障、建筑物倒塌、工厂和矿物埋藏等灾难性事故,从而引起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基础设施持续发展背景下,边坡稳定性以及滑坡预测都是极为重要的,边坡加固及滑坡预测的保障建设对人民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
        3.1欠稳定状态的治理
        边坡不稳定状态的处理对策主要是通过倾斜形状法在边坡上设计支撑装置来实现的,其主要处理步骤如下。首先,必须测量边坡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边坡1.完成边坡的加固工作,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其次,分析环境中边坡滑动面的滑动力,滑移阻力和缝隙之间的缝隙。基于物理原理的安全状态。它的大小是边坡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处理的阶段,这会导致边坡上过多的地下水资源变形和滑动。阻塞,疏,减少和排水方法;最后,主要增加一些支撑结构以加固不稳定的边坡。增加的支撑结构主要是三种类型的挡土墙,防滑桩和预应力敷设电缆以加固边坡。
        3.2易崩塌现象的治理措施
        应对容易坍塌现象的对策需要依靠使抗预应力锚杆格栅结构作为支撑对策的方法。主要处理过程如下:首先,预应力锚杆格栅结构可以在边坡中泛滥。当在边坡上堆积一些砾石时,可以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防止表面因雨水而松动或腐蚀,并防止边坡变形现象。其次,预应力锚固格栅可以使用砂浆。为了防止辅助物防止杂物保护边坡,边坡体的表面被边坡排水孔和排水孔大量擦拭,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这样可使预应力锚杆充分利用岩石的潜力。它可以调节和提高土壤以及岩石和土壤的强度和自身;可以稳定并减轻支撑结构的自重,节省工程材料,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预应力锚杆加固了较高的土壤坡度,并且预应力锚杆提供的保持力增加了防滑力,可以将滑动体保持在适当的位置。预应力锚杆的外端通常固定在开挖表面,另一端固定在稳定的岩石和土壤上,因此利用水泥和其表面产生的防滑阻力,岩石裂缝将改善整体边坡稳定性可以。
        3.3重视边坡雷达监测
        雷达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监测。边坡稳定性雷达是一种在岩土工程中用于监视边坡稳定性的设备。该设备的监控系统首先以近毫米的精度连续扫描不同的倾斜区域,然后通过专用软件处理扫描数据,将其与先前的扫描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倾斜位移的程度,然后确定位移的变化量。它以图形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并且当预警系统的位移超过预设阈值时会触发警报。
        结语:
        随着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完成边坡治理愈发重要,采用岩土边坡治理技术完成岩土工程边坡治理,能够提升边坡稳定性,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设效率。目前,在岩土工程边坡治理过程中,常用的岩土边坡治理技术包含了预应力锚固技术、锚固洞技术以及喷混凝土护坡技术。岩土锚固技术工艺要点,包括了锚杆杆体的制作和储存、锚孔的钻造以及锚孔注浆。在实际技术应用过程中,要考虑锚固技术的优势及劣势,考量其作用机理,充分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保证边坡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余庆.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监测方法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04):177-178.
        [2]李俊鹏,刘波,郑正,高静文.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监测方法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24(08):14-17.
        [3]王作伟,黄诗阳.基于强度折减方法的边坡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18):56-57.
        [4]郭芳,梁正召,龚斌,李根.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拉伸破坏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S1):3192-3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