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而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钢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建筑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施工成本,但是要想确保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有效发挥,还需要加大对于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施工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良好的性能优势解决了传统建筑中的许多问题,但是也带来了质量控制方面的新挑战。为了做好建筑钢结构质量控制工作,除了需要进一步优化施工关键技术之外,还需要完善钢结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原材料的控制与管理,特别是做好设计交底的各个方面细节筹划,构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推动钢结构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1钢结构建筑的优点
1.1钢结构的自重轻
钢结构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体系而言,其自重比较轻,能有效解决传统结构自重大,支撑体系要求强度高等特点,对其施工而言带来不小的便捷性,同时材料也都为轻型的钢材和型钢,在安装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大型构件或者重型构件难以控制精度的问题。
1.2钢结构强度比较高
对于钢材而言尽管其自重比较低,却不影响本身的强度,尤其是抗拉强度,混凝土构件最大的问题是其本身的抗拉性能比较差,由此必须在混凝土中配置相当数量的钢筋,而钢结构则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钢梁在抗弯和抗剪方面性能尤为突出,很好地完成了梁、板抗弯方面的要求。
1.3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相比较混凝土而言,钢结构的安装施工中大量采用的机械操作,能够较好地解决人工不足的问题,提高安装的效率,改善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1.4钢结构密封性好
整个结构的安装可以利用焊接的方式很好地进行密封施工,对于密封要求高的建筑,有很好的适用性。
2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钢结构的选材
钢结构的选材需要建筑和施工等各方面来确定的。在应对不同施工环境或是施工规模时,需要用到不同大小的钢结构来保证施工建筑的完整性和施工质量。对于任何环境和规模的施工来说,都需要提前对于施工的钢结构的选材做好准备。在对于建筑钢结构的选材方面,主要需要考虑到的有三个因素,其中包括建筑的实际应用力分布、应用强度和外力,在这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判断,选出为最为适合建筑的钢结构。钢结构的选材对于建筑物施工起到基础保障的作用。
2.2 螺栓预埋技术
钢结构建筑在施工进度上有着极高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的同时如果在精度上出现一定的偏差,将对整个钢结构建筑有着较为严重影响,一旦出现偏差有可能让建筑的整体都出现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的偏差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建筑倒塌的事故出现。而在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钢材位移的现象,这样对建筑施工中造成不小的阻碍。螺栓预埋技术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针对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螺栓预埋技术可以有效消除钢材位移的问题,而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预先对螺栓的位置进行精确的计算,提前把螺栓预埋在地下,然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直接将钢材放在合适的位置,将钢材和螺栓直接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技术达到施工的精确性,来保证建筑的牢固,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建筑钢材偏移产生倒塌的严重问题。
2.3 钢柱吊顶技术
对于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中,最不可缺少的技术就是钢柱吊顶技术,能对施工建筑起到有效保障。钢柱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层高和建筑的整体高度,所以钢柱吊顶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是极为重要的。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把一根钢柱放到另外一根钢柱上,同时还需要保证放置位置的准确性,不能在施工中有位置的偏移,否则会对建筑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在现场操作时具备较为优秀且过硬的操作技术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完全准确地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保证钢柱吊顶准确和顺利地进行。
2.4 地基施工
对于钢结构建筑来说,同样也需要合理地进行地基的施工。地基施工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来说也有着不小的影响。钢结构的基地的施工同样也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计算考虑。其中在施工的最开始需要对与建筑整体的应用力和强度来进行计算,同时就计算出所需要的基础坑洞的布局位置和具体深度,在挖基坑之后,运用合理的打桩技术来对坑洞的地基进行打入,在施工的同时,同样也需要对地基的质量进行合理地检测准备,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来对打入地基进行测试。为了避免建筑不利的不良影响,建筑地基的打入深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3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仅仅依靠关键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3.1完善钢结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
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安装控制是最终影响质量水平的环节,所以需要特别注意该环节的质量管控。安装技术应用不完善,不断会影响到操作标准,同样也会影响到钢结构建筑实际使用性能,导致结构寿命缩短。为了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个环节的跟踪监控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对钢结构梁柱接点的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图纸的尺寸与相关要求,尽可能做好安装环节的控制与掌握。
3.2强化钢构件生产管理
钢结构建筑的整体质量控制要在构件生产、原材料材质的管理环节下功夫,高质量的构件,加工生产的精细化、施工安装的精益化,才能够体现钢结构建筑“中国建造”的优势,一方面,需要做好材料供应商、材料材质的检验和把关,包括施工方需要选择必要的销售标准来进行合作,把好原材料进场的第一道关;做好工序衔接和施工组织,实现精益建造,做好施工单位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做到成本的最优化,避免施工材料选择时出现偷工减料甚至不符合施工建设标准的问题,以此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满足承重能力的设计标准和要求,更可以抵抗自然老化的问题。
3.3做好设计技术交底的针对性
设计、技术交底在钢结构质量控制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设计意图的认知和理解,避免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认识上的脱节。为了体现设计交底的作用,需要特别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一些关键部位的对接更要谨慎。这个沟通过程还需要突出双方的相互监督,全面阅读认知基础条件下再提出歧义的部分,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更要做好施工材料与工艺的熟悉,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进程。
3.4培育高素质专业人员队伍
要针对钢结构建筑的生产、施工特点,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人员队伍。一方面需要积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钢结构专业人员的质量控制能力与质量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吸收一些专业的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参与到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重点培养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队伍,包括电焊工、装配工、吊装工执业技能工人队伍,以此来确保钢结构建筑质量控制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在使用钢结构进行施工建筑时,需要做到建筑作业中的精准性,还需要工作人员在安装时进行正确操作,同时需要管理人员在施工时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监管,保证人员和建筑的安全,后期需要对建筑做好检查工作。合理和正确地使用钢结构,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本,同时钢结构有着环保等优良特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淞.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安装的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8(09):78-79.
[2]郭青,龙振江.钢结构桥梁安装与施工技术分析[J].中外建筑,2017(09):158-160.
[3]何继祖.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安装焊接施工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0(0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