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翊
新疆嵘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保障项目质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加以控制,采取相应手段解决不良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是其中的重要施工材料。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实际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强化施工与养护工作,在避免裂缝等病害发生的情况下,保证混凝土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具有好的表现,保证工程的高质量进行。
1混凝土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承载能力高,价格低等特点,而且混凝土的浇筑是建筑物整体性的重要核心之一,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利用价值颇高,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随着近些年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混凝土结构有了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颇受青睐,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虽然具有性价比高,节约成本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那就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细节要求较多,需要建筑单位在施工技术上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否则一旦在某个施工环节上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需要很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加以研究,使其不断改进。
2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及分析
2.1混凝土浇筑控制
对浇筑方案进行控制,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案的确定、钢筋疏密程度和预埋钢筋的埋设等,均应在浇筑方案中明确并做好具体应对措施。同时,混凝土的供应问题也很关键,浇筑过程应明确具体措施。浇筑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如采取分层浇筑时,选择合理的分层形式并做好控制。
2.2振捣措施控制
选用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一层时,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中,以消除两层中间的接缝,上一层混凝土的自然形成厚度不能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8~10s,以防止石子下沉造成混凝土结构不均匀。
2.3混凝土温控措施
为减小温度应力而引起温度裂缝的产生,可采取以下预控措施:一是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二是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三是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利用掺合料减少水泥单方用量[1]。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3.1选择材料
为了达到良好的浇筑效果,需要针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准备。通过适当的质量检查与设备整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材料准备的效果,降低后续浇筑流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达到良好的施工目标。在建筑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砂石等。针对这些材料,工程团队需要强化质量检查措施,确保其品质不存在瑕疵。同时,还可以利用抽查方案,提高材料检验的效率,为后续的浇筑打下坚实基础。在材料采购环节,相关人员应当选择信誉较为良好、企业规模较大的供应商进行采购。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材料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此外,在浇筑环节,应当严格执行设计需求,明确结构的性能标准,避免出现混淆问题,实现良好的浇筑效果。
3.2配比控制
为了达到理想的浇筑效果,工程团队需要严格控制砂石的配合比,避免其影响材料的质量,降低浇筑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团队还需要采取加入掺合料的方式,避免骨料裂变,提高成品的质量级别。同时,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本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类型,使其能够达到对应标准。例如,部分水泥的干缩性较强,工程团队可以加入减水剂或粉煤灰,提高其抗渗透性能,达到良好的浇筑目标[2]。
3.3搅拌及运输
要加强土木建筑工程中各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还要注重对土木混凝土的原料搅拌和施工运输两个质量环节进行后期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后期土木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3]。对于混凝土中的拌和配合质量控制,先要对所有混凝土的搅和配合比质量进行适当严格控制,且在进行混凝土搅和拌制时,要严格保证所有混凝土搅和拌合物的均匀性。在建筑混凝土搅拌和混合过程中,最小黏土拌和混合时间也即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拌和时间,要通过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工艺要求情况来对其进行综合确定,当遇到混凝土内部掺有其他外加剂的部分时候,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地进行延长。在混凝土后期运输中,也要不断加强运输质量风险控制安全意识,运输操作人员在后期运输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关注运输混凝土的质量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分离、漏浆和过多混凝温度持续回升等安全问题[4]。
3.4浇筑
浇筑一直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准备工作。同时,对工程设备的配置进行检查,从施工的具体步骤入手,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材料的离析现象,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出料口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自由倾落应控制在2m以内。第二,在浇筑作业开始前,施工人员将用水泥砂浆将模板底部铺垫。砂浆厚度应控制在50mm~100mm。第三,浇筑墙体部件和梁柱部件后,为了防止这两个部件的接缝发生开裂问题,需要保证部件的完整性,并静置1h~2h。第四,施工人员要遵循方向性原则进行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5]。
3.5养护
良好的养护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作业完成后的12h内,应进入到混凝土养护环节。养护工作通常是在将模型移除后进行,主要采用浇水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有一定时间要求,但并非完全固定,具体情况还要根据现场条件而定。施工人员应适当提高养护环境的温度,减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避免构件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混凝土构件因表面开裂而出现塑性收缩。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构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得超过25℃。在风雨天气要做好相应的防护遮盖措施,在混凝土构件周围设置明沟排水,以确保混凝土构件质量[6]。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不仅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从细节着手,全方位改进施工工艺,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的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各个施工流程的监管力度。总之,建筑企业要从多角度出发,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礼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9):269.
[2]张晓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建材
发展导向(上),2020,18(9):276.
[3]梁尚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
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381.
[4]曹渐.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
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476.
[5]董威,连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548.
[6]魏小强.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研究[J].砖
瓦世界,2020,(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