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天津市人防工程建筑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4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招标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常见的市场交易方式。然而,招投标涉及到工程勘察、决策、设计、物资供应、施工、监理等多个方面,如管理不当会带来风险,影响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水平,消除管理风险,有关单位应深入分析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此,本文论述了建筑工程投标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风险;预防措施
一、建筑工程招标投标风险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可以通过设置工程保险以及工程担保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散或者是转移,但是这并不表示能够将所有的风险都避开或者是解决。对于一项建筑工程,其实施工过程中风险有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来自建设项目本身,因此在招标过程当中应当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比如其中的有些风险,能够进行分散或者是转移,但是诸如自然及环境风险、经济或者合同风险、设计或者施工技术风险以及人员或者材料设备风险等就不能进行分散和转移,其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团队,进行相关风险的识别、分析、预测、控制。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风险
2.1招投标活动的不规范行为
第一,招标人的不规范行为。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活动前,应对建设单位的招标经办人进行充分及必要的岗前培训。招投标管理和监督人员应对招标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行为进行严格的管控及纠正,若发现招标单位存在不合理、不规范操作,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偏。树立招投标过程的良好、公平公正的风气,严格禁止不规范的招标行为,从而保证招投标全过程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禁止招标单位通过设置超过招标项目需要的资格条件来恶意排斥潜在投标单位,例如设置超过项目预算的投资额要求或合同业绩要求,严重影响投标单位之间的充分竞争。第二,招标人的违规行为。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公司业绩而恶意低价中标,中标后又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履约,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甚至有部分恶意低价中标单位,在实际 履约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亏损,存在偷工减料、贿赂招标。
2.2虚假招标问题突出
对于承包企业而言,获取招标项目能够从中获利。因此,招投标成为多数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工程项目。但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主体为了获取标的,采取不正当途径参与竞标,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极大破坏了公平的招投标环境。尽管在招投标管理方面,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实现,但由于法律制度滞后以及政府监管的缺失,虚假招标问题在现实当中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招投标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2.3招投标文件审查的合理性较差
在选择招投标单位时,对其管理水平、 技术实力、机械设备和信誉等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项目招投标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投标前,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的监督部门没有真正将招投标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招投标监督相对薄弱。同时,如果项目管理团队人员流动性较大,可能会引发技术水平和监督能力下降等问题,不利于项目的建设。另外,某些单位为了节省时间将招标程序进行统一处理,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工作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目前,建筑企业大都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出现问题时却相互推脱,不利于工程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
3.1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的方针政策也逐步落实,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需要严格实施,这也是招投标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在开展招投标活动中,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以此为标准对这项活动实施监督,包括对招标代理机构所具备的资质,对招标公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查,还要审查各种招标文件。在开标、评标及定标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实施现场监督。如果招投标的过程中投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导致纠纷,严重影响招标投标的质量。所以,对于类似的问题要进行调节,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果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就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记录在案。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料,如合同文件、评标报告以及施工合同等,都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做好审查工作,实施跟踪管理,避免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
3.2规范资质审查
招标方提出的资格预审条件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存在会限制其他投标方的特殊条款。考虑到投标方资质、信誉等情况不一,招标方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深入调查投标方的专业能力、组织机构建设、信誉、工作人员、资金周转是否流程等,充分确认投标方的资质。同时,还要注意:①结合实际实情况灵活选择调查方式。如到现场调研、网络搜索等。②对投标方是否存在挂靠行为、合作关系进行严格审核,从而有效排除隐形合作关系,并限制统一系统范畴内的投标单位数量,尽可能地杜绝围标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投标质量。
3.3加强合同管理
拟定合同中应确保合理索赔条款的有效性,并注意以下索赔事项:树立索赔意识,积极开展索赔风险管理;及时进行索赔,以免索赔超出期限,导致招标方拒绝索赔,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以保障;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种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在发生实际索赔时能及时、完整地提供各种索赔资料。毕竟,也只有确凿的索赔证据,才能维护自身权益;灵活应用索赔技巧,尽可能地避免与招标方发生冲突,导致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难以维持。如针对招标方感兴趣的利益进行让步,同时积极争取业主的让步,从而保证双方能和平解决现有问题,杜绝索赔风险。
3.4 强化责任意识,健全招投标工作制度
实施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需要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之明确招投标管理工作重要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作业。应当从管理者做起,树立榜样作用,由上至下的引领相关人员投身于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合理分配各自职责。在选择招投标管理人员时,可适当提升招聘门槛,挑选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具 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并且应当具备丰富的招投标管理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当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加大招投标管理宣传力度,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投入于招投标管理工作中。
3.5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
建立有效的招投标管理和监督机制是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不断加强对执法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招投标文件的合法性、公平性、公正性才能够得到保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及时监督招投标整个过程是否违法、是否违规操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去解决,努力杜绝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招标阶段,项目造价控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能否很好地执行项目造价直接取决于招标活动是否成功。管理造价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投标的准确性,而审核者还需要制定更合理的定价标准,以使投标期的成本与实际项目条件保持一致,并为顺利的建设进度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郑根 .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8):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