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中的建筑材料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俞长春
[导读]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从数量转变为质量。
        身份证号码: 33012419870328xxxx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从数量转变为质量。混凝土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最常用的一种,因此,分析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问题,能解决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需求问题。本文就建筑材料的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对后续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建筑材料;影响
        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助主要的材料之一,在1900年的万国博览会中对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进行了展示,随后在全世界掀起了建材行业的革命。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颗粒状材料、水以及其他添加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形成的建筑材料,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要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必须从混凝土的施工和材料的选择入手。
        一、混凝土的简要概述
        混凝土,简称“砼”,是指以水泥作为凝胶材料,颗粒状砂石作为骨料,加
        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得到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强调等级范围宽,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添加不同的外加剂,获得不同强度的混凝土[1]。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极其简单,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使其成为了当前土木工程最常使用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
        二、混凝土的分类及其作用
        (一) 胶凝材料类
        胶凝混凝土又分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结料混凝土,两者作为混凝土类型分类,其最大的区分在于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材料的区别,分别为:
        1.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是指材料经过自身或与其他材料,发生物理反应
        或化学反应,由浆体变成固体,并且将颗粒状或片状的材料结合为整体的材料,成为无机凝胶材料,其代表性胶结材料为:水泥、石灰。
        2.有机胶结材料混凝土,是无机胶凝材料的对应材料,其胶结材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类为聚合物类,一类为沥青类[2]。有机结材料的来源主要为石油、木材和煤,其中沥青包括:煤沥青、石油沥青、天然沥青等。
        (二)表观密度分类
        混凝按照表观密度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轻质混凝土、重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骨料的不同,普通混凝土是以水泥为凝胶材料加入水、沙子、石子经过一定比例的配比后进行搅拌,而获得的基本建筑材料。重混凝土常使用于核工程的建筑中,因为其具有不透x射线和y射线的性能,其最常用的骨料为铁矿石、重晶石等,其每立方米的表观密度通常大于2800千克。轻质混凝土主要的作用是隔温绝热,因其本身是无机材料,又具备较好的防火性能,其主要使用泡沫剂制成的泡沫以及其他的外加剂组成料浆,如此形成的混凝土材料,其每立方米表观密度可低至160千克,因轻质混凝土的重量优势,在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建筑自重的30%左右,极大的降低了建筑总重,进而提升了承载能力,因此,适当的使用轻质混凝土能取得更好的建筑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减低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影响的对策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解决办法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了混凝土工程整体强度。其原因主要为:1.设计缺陷,导致工程局部受力不均匀。2.浇筑后养护不到位。3.混凝土自身配比不达标。4.过早拆模导致混凝土在未完全固化之前受力。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进行混凝土配比,对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中配比不均问题最常出现的为水泥用量过多,水泥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发生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随着热量升高,混凝土的温度与外部温度差距过大,进而受温度应力的影响产生裂缝,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裂缝的大小[3]。最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并且水泥的类型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也不同,应选取热量较低的水泥。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选用颗粒较大的骨料或添加减水剂,颗粒较大的在搅拌时能最大化减少水泥的使用。尽量在施工中减少因为人为操作问题带来的开裂现象,以工程设计为起始,以施工后养护为结尾,全程掌控施工中的细节问题。
        (二)适当加入外加剂改善混凝土
        混凝土的性能需要根据地域、温度等工程需求做出相应改变,其中常用的方式即为添加外加剂。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本身的和易性以及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需要考虑建筑内空间问题,因此,需要在不加大混凝土用量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其他特性,并且在提高混凝土自身性能的情况下,降低造价[4]。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混凝土的性质,根据不同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其主要作用是在不改变混凝土配比或稍作改变的基础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建筑强度。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如缓凝剂、速凝剂等,通过添加外加剂,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快或减缓混凝土凝结,并提高混凝土硬度。3.改良混凝土耐久的外加剂,如:防水剂和阻锈剂,添加这种外加剂的混凝土能改善其使用耐久。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如:膨胀剂、加气剂、防冻剂等,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添加相应的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在这一方面的性能,如需要进行防冻处理时,可添加防冻剂。
        (三)加大对建筑材料进场的管理
        入场材料检测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必须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相关规定。在材料检测时应分批分类,在检测砂子时,要细致检查其颗粒是否符合工程需要,含水率是否达到相关规定。检测水泥石,应分批进行实用检测,对所有的水泥进行抽检,分别检测其强度、凝结时间、水化热量、耐久性及耐热性。建筑材料的储藏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水泥应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储,高温会破坏水泥强度,低温会影响其水化反应。砂石存储场地的周围要保持整洁(图1),避免其他杂物混入砂石,污染其成分[5]。加大对入场材料的管控力度,是将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混凝土的搅拌材料种类较多,每种原材料对其最后的性能都有较大影响,研究混凝土施工的各项细节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能最大化保证工程质量,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图1
        参考文献:
        [1]黄丽霞.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中的建筑材料影响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3862.
        [2]李宏库.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中的建筑材料影响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9):243-243.
        [3]阙兆辉,阙春辉.论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543.
        [4]王彬.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中的建筑材料影响分析[J].居业,2018(12):5,7.
        [5]白永亮.浅谈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魅力中国,2020(7):347-3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