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10819820421XXXX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民用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当下,人们对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舒适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对此,文章从加强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生活环境提出的要求有所增加。民用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物,是否具备绿色环保性能,已然成为人们判断建筑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针对此,有效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十分必要和可行。
1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物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民用建筑与人们的生活休闲密切相关,同时当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逐渐提升,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民用建筑在满足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提升其经济性和舒适性。因此,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以高标准、高要求按设计进行施工,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经济成本,优化建筑工程居住体验尤为重要。提高民用建筑的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建筑使用期间的安全事故,确保居住者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降低建筑维护成本。就施工企业来说,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可以减少返修维护成本,还能提高企业在业界的口碑。以质量求发展,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可在人们心中树立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提高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2.1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应使用符合施工要求的相应品种、等级的水泥,对各种原材料应按要求送检,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制时优先选用保水性能较好的水泥,可掺些粉煤灰、火山灰等掺合料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砂石集料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砂率,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力求砂石级配最优;预拌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泥及拌和水用量,保证凝结时间适宜,减少坍落度,不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连续搅拌要求的最短时间,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以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施工完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按顺序上料,施工中加强搅拌、振捣,但也应防止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减少混凝土离析和泌水;同时还需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养护温度及水泥水化速率等。
2.2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在实际的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影响民用施工建筑的质量,并且直接影响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民用建筑施工单位要重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单位要深入了解民用建筑项目的用途,根据项目施工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可以用聚氨酯或者发泡尿素等,制作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复合型外墙,还可以用一些防水密封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率。
还要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严格把关,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而选择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将施工材料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对于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避免有人从中赚取差价的情况出现,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民用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其次,在民用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中,要将绿色管理理念渗透到施工材料管理中。可以向其他施工单位学习一些施工材料管理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施工材料管理水平,提高民用建筑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实现对施工材料的绿色管理。最后,在实际的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采购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监测,可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要立马将此情况汇报给有关管理人员,并且提出紧急应对措施。不同的施工材料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施工材料的型号、长短、数量等,都要由专人进行登记。还要根据施工材料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储存环境,尤其是一些容易生锈的施工材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保存。在施工材料的使用方面,要进行登记和核实,避免出现对施工材料的浪费,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率,不仅可以实现对施工材料的节约,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并且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绿色施工技术的施工理念。
2.3实现优化施工用地规划的要求
在民用建筑施工作业环节,通过将绿色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其中,深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理念,确保施工作业场地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用地得到优化配置,针对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采取强有力的管理对策,为推动我国民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予以助力。在民用建筑具体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施工现场开展实地勘察和调研工作,全面分析现场水文、地质等条件,基于现场环境针对民用建筑的规划布局进行全面研究,并充分考虑建筑采光、通风、保暖等多个要素。施工作业时需要运用相应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选择方面,需要分析设备是否具备低噪等性能,并结合机械设备的特点及使用频率采取针对性保养维护方案,实现对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及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为切实完善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确保现场道路的合理性,将环形道路科学运用其中,完善平面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出积极贡献。在实际建设环节,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周围环境,减少对周围植被、水文等的负面影响,防止出现植被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让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2.4完善施工现场管控环节
随着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由于许多传统施工技术存在诸多弊端,故而其应用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基于此,施工人员在具体落实施工作业之初,需要立足实际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规划,将绿色施工理念落实其中。并结合施工具体要求对施工进行改进和调整,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将现代化施工技术合理运用到施工环节,切实彰显绿色施工技术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其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息息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材料的采购、使用,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新型的机械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及质量检验,保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居住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孙拥军.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2(6):53-54.
[2]李继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48.
[3]姚晓磊.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77.
[4]李建华,李银梅,李霞.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90-91.
[5]万鑫,张军.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