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全过程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建筑施工难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文章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的技术进行分析,重点对准备阶段、浇筑阶段以及振捣阶段的处理技术做了研究,希望可以对建筑施工提供些许参考,为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一定贡献。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地基通常相对较深,建筑面积较大,因此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搅拌选择预拌泵送处理,如此能够根据不同的高层施工实现精确浇筑。在实际使用时,混凝土耐久性应当满足高抗压的强度指标,另外按照混凝土施工用途的差异性,对于部分混凝土还提出了较为特殊的要求,例如混凝土补偿收缩性、免除震动性等。随后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开展施工作业,对混凝土施工作业环境实施全面监测与控制,确保施工作业温湿度等相关条件能够符合规定要求,对于不同的季节或不同的地区也应当选择各不相同的周期作业方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缝隙预留位置予以科学设计,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标准,如果在施工作业时要求对混凝土浇筑顺序予以调整,则应当对调整作业方案进行充分论证调研,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规范性以及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2.1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前,首先需要的就是测量,对此需要对施工丈量法进行选取,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并结合建筑的实际高度开展施工。建筑承台通常实施间隔水平分隔,并且对于浇筑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浇筑厚度及浇灌时间都必须要进行严格控制,分别为高于1.5m、5~6天。同时要采用间隔工具抗拉钢筋对各层隔开,促进整体施工质量提高。在许可的条件下,该种方式不但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计施工难度进行降低,同时还节约能源及缩减施工成本。
2.2对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严格遵循
对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严格遵循,可促进整体建筑质量的提升。通过仔细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得知,施工工序可依照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坡度不平缓的情况常发生,此时就需要对混凝土首次成功浇筑进行确保,之后再推动混凝土至另一端。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混凝土输送必须要居于施工中央地界,以对混凝土输送顺利开展提供保证,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对施工人员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制订环节,应以工程施工要求、相关施工规范为基准,各类搅拌原材料施工采购价格与用量为主要依据,合理制订配合比方案,既要确保所制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并将材料采购成本及混凝土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应将各类搅拌原材料的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将拌和水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骨料用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水泥与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此外,企业可选择组织开展小规模混凝土试生产作业,根据试验结果,不断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3.2浇筑过程中施工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的浇筑阶段,首先要把握好卸料的高度,同时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离析现象,卸料的高度一般以2m以下为宜。溜管和串筒是浇筑混凝土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竖状混凝土搅拌材料在浇筑时,高度不能超过3m,并且在浇筑之前,倒嚼和混凝土、砂浆以及水泥等材料在底部进行填充,厚度以50~100mm为宜,根据实际浇筑高度,科学分配水、灰配比,以提高混凝土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把控。对柱子和墙壁间连接的梁板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避免因混凝土下沉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这一情况施工处理的正确方法是先对墙壁及柱子浇筑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再对之间的空隙进行浇筑,这种浇筑方式有利于混凝土与柱体或者墙壁的附着,且不容易出现因混凝土体下沉而产生的裂缝。对于梁板的浇筑,应当保证浇筑作业的同步性,对于长度超过1m的梁板,需要单独进行浇筑,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
3.3混凝土振捣需要的关键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振捣方式,在运用插入式方式的时候,大部分混凝土的捣实产生的移动间距会低于振捣半径的1.5倍左右;在使用轻骨料混凝土的捣实方式时,捣实间距一般会低于捣实的半径;同时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振捣半径的0.5倍左右,还不可以与钢筋、模板等器材进行撞击;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振捣器在插入混凝土的时候,其具体的深度应当大于50mm。在使用表面振捣器的时候,所产生的移动距离的要求是需要使振动器完全遮盖住振捣的边缘位置。在使用附着式振捣器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需要的间距进行提前演练,设定最佳间距,并且和模板进行连接。当使用的混凝土是硬性的与轻骨料类型开展振捣工作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加压振动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振捣工作的时候,应当满足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与混凝土不下沉的现象,且需要对振动工作的具体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超出振动的最佳时间,使混凝土的均匀性遭到破坏,产生离析、泛浆的现象。
3.4养护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要在12h内对其进行养护,定时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对部分塑性较低的混凝土来讲,需要在浇筑完毕后进行喷雾养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更有利于发挥混凝土的性能,从而在有效时间内实现良好凝固。建筑工程的养护一般维持在14d以上,在养护过程中,要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坚决避免出现不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养护现象,要保证养护过程中每天都按照既定流程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养护的真实效果。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的草帘与麻布,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减少因水分蒸发带来的裂缝等问题。或者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及时监测各种天气环境,更好地发挥自然状态下混凝土良好的凝固效果,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时长,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混凝土结构是确保高层建筑稳定性的基础,由于该结构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承重能力较高,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裂缝是该结构在施工与使用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与程序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及时发现其施工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2]蔡进胜.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与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13.
[3]严世琦.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19.
[4]陈漫群.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建材,2019,45(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