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佳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为获取水文地质条件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是要查明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性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旨在对水资源做以合理开发利用,为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的原理处理和收集来勘察和识别地表上的景物与地形信息,遥感技术在获取数据方面更加全面,且遥感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本篇文章就针对与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作出了深度分析研究。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文地质;勘察;应用
引言:
在水文地质勘查时,使用遥感技术可以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在勘察时,要高度关注目前遥感技术的使用状况,并且对遥控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深度研究,以此才可以获得更理想的勘查数据结果。在遥感技术使用中,工作人员要掌握技术使用的要领及设备等各操作要点。
一、遥感技术的概念
遥感技术可通过远处勘测,感知地表地层事物,信息遥感技术与其他勘察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勘测范围更广。使用遥感设备,可以获得较多勘察信息,勘察技术更加先进。勘察结果一般可以使用图像的方式来表达,获取地表信息更加全面,勘察时间短,勘察工作速度快。
二、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一)在水文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
在测绘中,使用遥感设备,要先确定好区域的地质界限,遥感技术能够全面了解地质使用信息,获取更精准测绘数据,并且提高测绘工作的水平,能够对测绘数据做以高效利用。通过使用遥感设备,可对地下水文信息做好全面勘察,并获取更清晰完整的信息,帮助勘察人员精准掌握好水文变动情况。在地下水测绘时,使用遥感技术,应用电磁波及利用遥感设备,能够为测绘人员提供更充足地理地形数据信息资源[1]。
(二)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
应用遥感设备并且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分析地层内部地下水构造及水流分布状况,通过结合地下水文地质资料信息,可获取全面地下水资源分布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使用遥感设备来调查区域水资源分布,能够为勘察人员提供更丰富影像资料信息,并帮助人员合理处理地质信息,提高对地层内部地下水分布的研究。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发挥现有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时,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勘察人员增强对遥感设备运作原理的认知,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红外图像,可清晰地反映出地下水的溢出状况和浅埋层水位,进而保证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高效的开展[2]。
(三)水文地质灾害调查分析的应用
在地质灾害调查期间,可以使用遥感设备对调查区域水文地质特性和地下水形态,及分布状况做好全面分析。通过使用计算机三维空间模拟的方式,并利用遥感设备来对调查区域内部地质灾害做好全面科学预测评估,能够为水文地质灾害勘测提供充足依据。在遥感技术的使用期间,可对过去历史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进而获取更全面地质灾害分析资料,为后期项目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提供更充足的一手资料信息支持。
(四)热红外监测的技术
热红外监测技术在国内的水质勘察中,应用比较广泛,它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可以探测地下水位水流方向等信息。热红外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热红外波长检测的方式,来测量地表内温度。
在太阳辐射下,通过判断地表上不同位置温度的高低、地表湿度的变化,就可判断地下水是否存在。由于水资源在太阳照射下会出现不同地表不同温度变化,利用热红外线方法就可以判断出地下河流的走向,绘制地形图,并做出地下河流流向标记。
(五)环境遥感信息分析和遥感模型法
环境遥感分析与热红外线的方法相差不大,它可在遥感图像中获取地表上的地形和植被的信息,并分析地表内多个物体之间的联系,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和地下存储状况。由于各环境因子之间关系比较紧密,外部环境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密切。在干旱区域,结合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及地貌形式来分析地下水的存储状况,可以解决干旱区域内的缺水问题,为祖国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及努力。
三、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流程研究
(一)数据获取和选择
在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层信息,可以用物体成像波长不同特征,来对图像特点进行深度解读,遥感资料类型较多,在信息提取期间,要获取勘察物体的波长信号,完善的信息会减少后期勘查项目工作量。例如,在对地表植物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结合植物遥感波谱的特征,可以使用TM2、MSS7的技术方法来获取图像信息,并对水体信息可使用TM1的方法来提取。在使用遥感技术成像时,要结合各个地区不同季节特征给遥感技术带来的影响。在同一个地区、不同季节,遥感影像资料也有较大差别,如果在勘察时,选择季节不太恰当,就会影响到水文信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遥感技术勘测目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类型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但要结合实际状况来选择恰当比例尺来绘制图形[3]。
(二)遥感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
在遥感数据图像的获取时,数据的传递会受到外在大气干扰。在传输数据时,就会出现数据丢失,出现图像边缘模糊的问题,这会影响到后期的图像解读。在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时,要对现有图像做好矫正处理。在对图像辐射校正处理期间,工作人员获取传感器的参数,对大气中某些物质给传感器辐射带来影响,做好参数纠正处理,可以使用电磁辐射强度。遥感图像有些可能会受到辐射带来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在遥感图像中,会出现部分物体位置变化,因而工作人员要在原有遥感图像基础上,来构建出数学坐标,对其出现图像模糊问题进行处理[4]。
(三)地貌信息的解读
对遥感图像截取部分图像和波段,获得处理后的地理图像信息,并以此来对地貌信息做好深度的解读。在遥感成像上,地表上的信息可以直接在遥感图像中反映出不同颜色,如地表上的植被水资源分布都会以不同颜色来展现。地表物体组合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要对于地貌信息作充分解读,可结合地区平原山地地形的不同,在遥感地图上,分为多种颜色的阶段,在勘测期间使图像具有更强的可观性[5]。
四、结束语
本篇文章重点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时的应用情况,遥感技术是当前最新型的勘察技术,它能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数据处理速度较快,数据传播效率较高。遥感技术被应用到测绘领域和地下水勘查、分布、调查及自然灾害调查中,在遥感设备上对图像做以适当调整校正,可获取精准的遥感图像信息。对采集到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做好数据分析研读,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地表水文地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充足的数据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小宇,何凤.浅谈矿区水文地质勘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No.541(01):140-141.
[2]刘庆宇.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000(020):98.
[3]李金燕,孙艾林.卫星遥感技术在矿区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3).
[4]李林阳.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27(05):196-196.
[5]张苏鲁,杨红玉.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20,No.270(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