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姜 印
[导读] 后浇带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至关重要
        姜 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 后浇带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至关重要,在解决高层建筑沉降,减少温度影响以及缓解建筑工程变形等方面作用显著,后浇带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单位要严格建筑标准来设置相应的后浇带。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在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均会设置防止出现裂缝的应对策略,此技术便是后浇带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所在地来设置恰当的方案,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进行后续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整性。
1后浇带对高层建筑工程的作用
        1.1有助于解决高层建筑沉降难题
        高层建筑施工通常包括主楼和裙楼,二者在设计时被当作一个整体,但主楼和裙楼的荷载压力是不同的,于是主楼和裙楼的连接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差,影响建筑美观性和质量。采用后浇带技术则可以有效避免二者的相互影响,减少相应的压力。高层建筑施工时,主楼先开始建设。在此过程中,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会出现沉降现象,沉降会持续于整个施工过程。待主楼施工结束后再进行裙楼施工,二者承受的压力不同,施工时间不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前后施工建筑沉降基本相同。等到高层建筑沉降开始稳定时,施工人员就可以在两者的连接部位开展混凝土浇筑,从而消除二者之间存在的沉降差,构成一个整体的建筑,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减少温度收缩影响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建筑主体中的混凝体构件由于受自身物理特点的影响,在施工中会随外部温度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形。如果外部气温较低,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产生一种向内的压力。如果外部气温过高,混凝土会受热膨胀。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高层建筑混凝土构件会反复出现热胀冷缩,这一过程可以持续30d~60d。在反复的热胀冷缩变化中,混凝土构件无法承受压力从而出现裂缝,给高层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采用直通加弯的设计,可以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自由收缩空间,让混凝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膨胀或者收缩,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2高层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的第一步,关乎整个施工质量的好坏。(1)做好清理工作。在准备工作阶段,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施工区域的清洁整理工作,将施工面上的灰尘、砂石等清理干净,将事先预留缝里面清理干净,将缝两边的混凝土进行刮毛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流程。准备工作到位能够有效控制后浇带两侧的渗水和漏水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2)确定施工时间。按照具体的作用不同,后浇带又可以分为温度带、收缩带以及沉降带三种。每一种后浇带施工工艺的作用不同,施工时间也不相同。对于收缩带而言,一般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60d 之后开始施工。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后,整个砼部件处于收缩状态。等到收缩达到60%~100%,一般是60d 之后再进行浇筑合适;对于后浇沉降带而言,后浇沉降带主要作用就是连接高层建筑和裙楼,通常在地基工程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温度带的施工时间和收缩带类似,当然具体工作要具体对待,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进步、天气情况和工程材料,进行灵活选择。


        2.2后浇带钢筋的设置方式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是沉降式后浇带,那么,需要将钢筋保持一个贯通状态,如果应用的是伸缩式后浇带,就需要将钢筋断开,减小钢筋的约束力,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对于后浇带钢筋的设置,需要根据差异沉降的变形情况来作为依据,增加钢筋数量,在整个设置过程中,还要严格开展密封管理,避免污水、杂物、垃圾进入后浇带,在底部后浇带两侧需要设置砖带,对于底板转角等位置,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再进行密封,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对于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处理,需要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标号要严格控制,并在其中加入膨胀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不需要截断底板钢筋,要适当增加附加钢筋,将钢筋设置在后浇带两侧,应用收口密目钢丝网来拦截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还可以提前铺设卷材防水层,以提升防水抗渗效果,避免地下水的进入。另外,为了避免施工废水和雨水进入到后浇带,还要设置挡水墙,采用防水砂浆涂抹,以提升墙面的防水效果。
        2.4后浇带模板施工
        在墙体后浇带两侧钢筋橡胶垫位置,需要设置拉钩,保护好保护层垫块,在预留后浇带时,要控制好其大小。施工环节也可以应用双层钢丝网作为侧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后浇带二次浇筑后,混凝土还没有完成浇捣处理,或者未达到设计值之前,避免将支架拆除,在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后,再从上到下将模板与支撑拆除,避免误拆而影响施工质量。
        2.5关于钢筋的控制
        后浇带钢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钢筋的质量控制要规范化和严格化,主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钢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规模、尺寸、接头和间距等,不能有一点纰漏,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2)做好钢筋绑扎工作。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中会用到很多钢筋,为了避免钢筋移动带来隐患,增加稳定性,要对钢筋支架进行绑扎。绑扎时应该多使用后浇带两边马凳及垫块,并进行加密处理,增加钢筋保护层和网片的高度值。如果后浇带技术对钢筋有附加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在后浇带两边钢筋绑扎施工中一起完成附加钢筋的绑扎工作。(3)钢筋焊接。施工中出现钢筋断开情形,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接头位置进行绑扎处理。一般而言,接头的绑扎工作要少于整体的四分之一,接头处不能超过整体的一半。(4)做好钢筋除锈。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被腐蚀,从而出现生锈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前要先进行钢筋除锈。
        2.6变形缝防水技术
        变形缝一般都是由于两侧的材料不同,因此设置了变形的空间,防止相互挤压出现严重的形变。这一结构主要是考虑到混凝土的自身材质而设置,可以说这一位置是防水工作过程中处理最为困难的一点。一般来说主体不会设置变形缝,只在接头位置设置变形缝。通常变形缝的宽度为20~30 mm。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处理。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和气泡,接头斜面热接,不迭接,接缝平整牢固,无裂口脱胶现象。止水带用端头模板夹牢固定,卡在堵头板中央,止水带上下采用带凹口的木模,木模凹口为半圆弧形,直径比止水带中央气孔大5 mm,并每隔2 m 间距紧靠止水带预埋30 cm 长的Φ12 mm的钢筋,通过止水带上小孔用铁丝将止水带与钢筋绑扎,保持止水带竖直,并保证止水带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卷折。
结束语
        为了保障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取得理想的作用,相关单位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技术把控措施,让建筑主体结构能够与后浇带紧密联系起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出后浇带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正勇.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2):9-10.
[2]刘明喜,王君,吴才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14-115.
[3]李振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8):30+32.
[4]孔祥龙.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9,9(09):25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