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源、章杨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施工技术是保证该工程能够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施工技术可以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将工程规范在有关标准之中,使得建筑施工过程质量与进度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因此,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施工技术不仅要使用各种针对性技术,还要在施工中合理创新,提高施工精准性和效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施工技术,开创符合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从而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现有建筑施工的低效率、低质量以及高耗能的局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创新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比较庞大,施工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基是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要对此进行全面管理。在基础施工之前,就对软土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综合性分析,比如结合土的类型和质地对此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提高地基的施工效果。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强夯法和置换法等对此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1.2工程防渗漏技术
建筑物本身的防渗漏技术,可避免建筑长期受到雨水等侵蚀影响,可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性,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基本需求,保证人们居住过程中的安全。在防渗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利用防水材料,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运用的建筑防水材料主要为沥青、涂料、防水片材、防渗堵漏等,在对这些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实际用途、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选择符合建筑工程本身需求的防水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实际作用,以达到预期的防渗漏效果。
1.3模板工程的技术管理及要点
建筑工程中的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可靠关系着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应做好模板工程技术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要点。首先,模板安装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模板内表面平整度的检查,及时清理内表面残留的混凝土,尤其为以后更加方便地进行脱模作业,应根据模板类型选择针对性脱模剂。模板正式安装之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模板的安装步骤、遵守的原则、注意的细节等。安装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在关键位置处设置多个控制点,以方便检查、校核。其次,模板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模板安装牢固,衔接紧密,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应注重使用双面胶带对埋件间的衔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最后,模板安装完成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做好模板安装质量的质量验收,确保模板安装的各项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将重物放在模板上导致模板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做好模板的纠偏。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板拆卸的过程中仍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根据浇筑混凝土的硬化情况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尤其应按照“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原则,分批次将模板锚固连接件拆除掉。拆除模板时要求施工人员使用专用的工具如轴杆、手锤、楔形板,以防止损坏模板。
1.4混凝土工程的技术管理及要点
当模板安装完成后便可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考虑到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施工过程中仍应做好现场的技术管理。具体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首先,考虑到混凝土会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因此应根据建筑工程所处位置,选择合理运输范围内的搅拌站进行合作,避免混凝土长时间的运输,并根据运输时段的温度情况,严格把控运输时间。
如当温度在20~30℃时运输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10~20℃时运输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5~9℃时运输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同时,根据混凝土浇筑作业内容安排合理数量的混凝土运输车辆,尽量保证浇筑作业持续进行。当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应做好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查,禁止使用摊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其次,混凝土正式浇筑之前应做好模板的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浇筑作业。同时,为提高混凝土浇筑作业效率,可考虑使用混凝土布料机辅助浇筑。浇筑作业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应一次性完成整个浇筑任务,浇筑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进行,合理把握每一层的浇筑厚度。针对浇筑作业中需要中断的情况,应注重在合适的位置预留施工缝。最后,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振捣作业,确保混凝土填充充分。振捣完成至拆模的这段时间应做好混凝土的养护,以避免出现裂缝。具体采用何种养护方法,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施工便捷程度加以合理的选取,而且养护时间应充分。
2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应用范围
2.1环境保护技术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在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保证民众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相应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自然能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旦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资源能源逐渐枯竭,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给人类自己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应该将重点放在环境保护上面,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技术创新的前提,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
2.2科学监理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监理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施工管理技术进行严格的规范,相应的监理单位要在建筑工程中进行监理经验的积累,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对相应的监理工作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处理,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改善和优化,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经验教训,在监理方法中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创新和优化监理方法,提升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寻求监理工作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对监理技术进行科学化的创新和应用,不断地在技术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科学有效的监理技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3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和行业,更好地提升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建筑行业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好地促进建筑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都较为单一落后,没有将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施工设备的功能进行监控,对施工设备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检验,对整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按照相应的模式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促进建筑施工过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高效化,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就一定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上进行重点的研究,明确建筑工程的创新技术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内容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施工技术应用范围上进行创新,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和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35-36.
[2]邹净.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20(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