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凤翠
身份证号:13230119811101****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混凝土较低的成本,良好的粘结性,再加上整体施工方式简单。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成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由此混凝土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材料应用比较复杂,原料质量,成分配比都会影响混泥土质量,混泥土技术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计算混凝土成分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阶段,需要根据标准合理投入材料。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质变问题,保障整体工作性能。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整体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房屋土建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导致混凝土出現裂缝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因为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在展开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会随着混凝土搅拌物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而导致外部收缩速度与内部收缩速度出现偏差,最终造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其次是因为混凝土沉缩而产生裂缝。造成混凝土出现沉缩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骨料粒径与实际施工粒径出现差别或水量过大、构建厚度较大以及振密工作存在问题等,最终导致混凝土凝结过程较慢使得粒径较大的骨料,并在出现下沉的同时重量较小的水泥浆出现上浮的情况。最后是因为碱骨料反映而造成的裂缝。在碱骨料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胶物质,当凝胶物质在实际搅拌过程中吸收充足水分之后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膨胀作用,最终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现象。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的有效技术
在房屋土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际展开施工的环节。在实际展开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功能可以起到直接性的影响,而由收缩等多方面所产生的裂缝现象非常多样化,对整个建造工程都起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房屋土建工程展开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以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为工程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针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最常采用的处理技术有:钉合、封闭、灌浆等多种方法,因此就需要根据施工现场裂缝的实际情况来选取最为合适的处理技术。
2.1钉合处理技术
钉合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为出现裂缝现象部位中存在的抗拉强度起到恢复作用,从而为整个建筑建构在抗压方面的性能起到保障。例如在对整个房屋建筑的结构展开勘测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现象展开处理时。一定要避免会对裂缝周围的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并缩小裂缝能够活动的实际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裂缝最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就是钉合法,通过应用这种处理法将裂缝固定,并采用厚度较小长度偏大的金属展开U字形的钉合处理,从而将整个裂缝跨过再将其嵌入到提前设好的槽沟之中,最终采用环氧树脂与无收缩砂浆等粘合剂对其展开进一步的加固措施。
2.2封闭处理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封闭技术都是应用在混凝土所出现的裂缝较小的处理中,仅是通过加固、封闭等较为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得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在房屋土建工程展开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高低较低的建筑整体结构会较为简单,所以地面所承受的实际载应力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出现裂缝就可以应用封闭技术,对其展开处理还可以预防裂缝出现再次扩大的现象。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所出现的裂缝,是对于建筑结构带来影响较小的静止裂缝时,就可以选择这种封闭技术对其展开处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二氧化碳、水汽等有害物质对建筑造成破坏,还可以为裂缝的闭合处理带来最佳的实际效果。
2.3灌浆处理技术
这种灌浆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裂缝处理中是最为新型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将砂浆、水泥等各不相同的物品当作填充物,来对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展开填充与加固,在这种技术中又包含两种方法一种是较为普通的水泥灌浆,一种是聚合物的灌浆。在水泥灌浆中主要就是充分运用较厚混凝土墙的结构,然后在其中灌入水泥与砂浆等展开密闭;而聚合物灌浆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应用丙烯酰胺、氨基甲酸等聚合物作为填充物,如果将这两种方法相互对比的话,聚合物的灌注处理对于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可以带来更好的封闭效果。
2.4浸入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也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重力浸入一种是真空浸入,而这两种形式都是可以把粘合作用的材料浸入到裂缝中,从而起到加固作用。第一种重力法主要指的是在裂缝的表面处涂抹上树脂,从而使树脂可以融入到裂缝其中;第二种真空法主要都是应用在表面没有固定规则的裂缝处理中。例如在房屋土建工程针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展开处理时,先将裂缝部位的表面处彻底密封抽去空气,再将整个裂缝中所有空气全部抽除后,就可以凭借大气所产生的压力将环氧树脂等浆料浸入到裂缝之中,从而使裂缝凝固不会出现再次扩散的现象。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混凝土不同的施工环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需要完善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奖励表现良好的员工,同时也要惩罚违规的工作人员,促使员工根据规定开展混凝土施工,不能过于依赖自身工作经验,否则无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此外利用奖惩制度还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每个施工环节,根据标准落实具体操作,因此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3.2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不仅需要发挥出管理制度的作用,还要严格管控施工材料质量。在施工之前,材料采购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标准,保障采购的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因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施工现场中利用符合标准的材料。施工单位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根据规定在混凝土材料中合理掺入添加剂,因此优化混凝土质量。
3.3注重后期养护工作
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立即开展养护工作,结合工程
实际情况和天气情况等条件,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针对不同的构件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技术,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工作之后,在混凝土初凝时期,在水化热的影响下,将会提升混凝土强度,因此消耗混凝土中的水分,施工人员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实时关注混凝土变化,及时落实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从而顺利的凝结混凝土,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3.4创新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达纳韦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和创新混凝土技术。我国相关研究机构要组织专家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突出施工技术的实用性。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总结混凝土施工经验,有效克服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施工人员之间也要积极沟通交流,通过探讨施工中的每个环节,根据不同构造提出科学的建设方案,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
4结语
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施工单位在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需要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可以推广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峻.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138-139.
[2]张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