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娟
身份证号:13012219791115****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的脊梁。机械设计的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集成化,可以提高机械设计的质量,推动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本文基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现状,阐述了机械设计制造中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集成应用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计算机应用; 智能化
在保证精准程度的同时,也推动了机械制造业不断朝着精细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将计算机技术融入机械设计制造中,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现状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的脊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发展,国内基础设施投资逐步放缓,市场对装备产品的需求依然低迷,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机械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1.1 高端设备不能完全实现内部供给,核心技术较大程度依赖进口
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端机械装备的自主化研发和生产,但缺乏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明显落后于主机的发展。目前在高端机械设备所需的材料和技术中,25%的材料完全依赖进口,部分材料虽然能实现自给自足,但仍存在质量和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机械产品质量形象仍有较大差距。
1.2 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两化融合有待进一步推进
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制约机械工业向智能化转型的主要问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测试条件不足,企业内部各环节集成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互联网+制造业”的企业模式还在逐步探索中。
1.3 公共技术性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型制造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机械工业公共技术性服务供给缺乏严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管理水平已经明显落后于产业技术进步对公共技术和公益性服务的需求。行业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求,国际公认的检测认证机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工业过于依赖实物产品生产,不注重服务活动对产品品牌的影响,缺少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生产+服务”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2.1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基于虚拟技术以及可视技术建立的。将仿真技术科学地应用在制造生产中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创建三维模型,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综合性地分析与设计及此模型。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合模型的内容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如此一来才可以进一步地优化真实的机械设备。不仅如此,利用此模型还可以将许多的数据信息全面地展示出来,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研究数据,工作人员在对这些模型进行设计与分析时就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科学地搜集、整理、分析与保存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实时地控制三维模型。不仅如此,还可以为今后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会往往会使用到一些机械配件,但是部分机械配件的设计制造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因此,在对此类机械配件进行设计制造时就要充分发挥仿真技术的作用,而且通过对仿真技术的科学应用还能够有效地节约研究成本以及实验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2.2数控机床技术的应用
作为产品生产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数控机床技术中存在两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一是软件自动编程、二是软件手工编程。为了可以准确、综合性地了解此项数控机床技术,那么工作人员就要对上述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给予充分的关注与掌握。当前,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编程也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手工编程中的一些内容已无法充分地满足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需求,因此就要对其给予一定的优化或者是剔除。因此,自动化编程会相对更加科学、先进,往往会将其应用在机械设备配件的生产制造中,特别是部分零部件的结构是相对较为复杂的,此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动编程的作用来完成生产制造工作。在此环节中,工作人员就要借助于计算机严格地控制与管理数控软件,然后使其能够严格地根据有关的程序完成自动编程操作,之后实施零配件的设计和制造工作。通过对数控机床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促进机械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此项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很多其他领域中,进而推动了其他领域的蓬勃发展。
2.3辅助功能的应用
实际上,机械设计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非常繁琐的。所以,就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代替人工操作,如此一来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整体效率与整体水平。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减小人工的工作压力,降低人工的成本。我们从设计层面进行分析可知,机械设计的过程是复杂的,其不但要描述全部的零部件,除此以外,还要对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进行清晰、明确的刻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也更好地确保生产线的顺利、稳定运行。但是人工作图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周期较长,效率也相对很低。不仅如此,机械设备设计图纸会相对较为复杂,采用人工作图的方式也就可能会存在很多潜在的操作风险。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初始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准确、全面地分析机械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等,而这方面就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工作量也较大。采用人工的方式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发挥良好的辅助功能,能够准确地提供产品的基本结构与大小等相关数据信息,使得计算的过程得到进一步简化,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使得计算速度更快。
2.4 3D技术的实践应用
传统的模型制造,会产生很多废料,生产成本很高,设计周期长,方案调整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当前,3D技术日渐成熟,在社会各领域中推广应用,并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尤其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有效提高了机械产品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关于3D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集中体现在机械产品规格、结构、尺寸等数据的分析,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产品设计方案,由技术人员多角度分析设计方案,并为设计人员优化产品设计方案提供具有价值的参数,确保机械产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而保证机械产品安全、顺利生产。机械产品生产工作完成之后,利用3D技术对机械产品外观、颜色等信息进行分析,为机械产品优化、提高机械产品质量提供数据支撑。相比传统模式下的生产过程,机械产品质量分析需建立在化学实验产品信息分析基础上,有着庞大的工作量,并且难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D技术的有效应用,则可以规避传统模式下机械设计制造中的不足,保证了机械产品制造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有效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在机械行业中科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提升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当前,计算机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即为仿真技术、数控机床技术以及辅助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科学应用也进一步地深化了机械行业的改革,促进了机械制造行业的良好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璐晔,潜俊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11):159-160.
[2] 刘铠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