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易祚连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易祚连
[导读] 摘要: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
        广西博白县土地储备中心  广西玉林市  537600
        摘要: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占据、浪费了大量的生态环境资源,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已经开始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健康。固有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更符合当下需求,开发利用主要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出发。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被放在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同的高度进行建设。传统的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表现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低效、混乱后遗症,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要时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让步十分有必要,追求多维度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状态。
        一、国土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一)国土资源概述
        国土资源是指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1]。狭义上的国土资源,仅指国家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2]。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针对国土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与保护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有关于生态保护。
        (二)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现状而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3]。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将过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提升,从原本的不给后人留遗憾上升到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于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战略部署。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下,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更加慎重、珍惜,珍惜每一寸国土的利用,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和能耗的降低,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反过来,国土资源相关的开发和利用是今天的我们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中选择开发建设,自然界的惩罚让国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在资源承载、环境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要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将生态与资源视作一个整体,在统一管理和监督下进行开发,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效益的相一致。
        (一)对生产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产空间的利用策略主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角度着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生产空间的利用从资源型转向以较少的资源环境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首先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包括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利设施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研发、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然后是工业现代化建设,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大力培养自主创新、构建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循环工业体系。最后是服务业现代化建设,包括培养新兴服务业、建设科技服务业、加快服务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服务业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服务业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空间利用关键在于节能、降耗、减排,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切离不开科学技术。
        (二)对生活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活空间的利用关键在于宜居和适度,也就是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向着更发达的地区聚集,人口的聚集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适度范围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在人口聚集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后,经济发达地区人满为患,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无法满足需求,欠发达地区则缺少人口资源进行发展。这样的生活空间利用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做好人口统筹规划、协调城乡发展、发展低碳智慧城市、加强乡村地区配套设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举措,能够有效缩小城市、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发展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周边乡村共同发展的模式,缓解大城市的人居生活空间、资源压力,给予中小城市、乡村地区更多的均衡发展机会。
        (三)对生态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态空间的开发关键在于有效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就在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优先项。首先转变传统的生态修复理念。传统的生态修复理念中,“山水林田湖草”都是单一的修复要素,治理水就是治理水,治理草原就是治理草原,这种单一的修复和保护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修复和保护效果。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山水林田湖草”被重新视为一个多要素整体,开展综合修复和保护。其次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修复手段多依赖物理、化学手段追求快速见效,忽视了这样手段的副作用和二次污染问题。应用生态修复手段,遵循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机制和方式进行重点问题修复,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然后完善环境监控体系。传统的环境监控将重点放在主要污染地带,忽视了人口密集地区、经济高发达地区、农业主产区,这些地区的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将这些地区纳入监控视野才能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最后是宏观进行城乡环境整治。城乡环境整治需要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环境治理角度入手,长效治理城乡范围内的水土污染问题,立体打造城乡绿色生态空间,落实城乡环境保护的责任制。
        结语:本文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梳理了构建新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了国家各项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对应的位置、承担的责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协调配合,避免因发展而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晓娟.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魏超.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3]桂梅.生态红线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浅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08):36-3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