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筱
天水嘉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在对地基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实际需求来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地基处理的效果才能够得到保障,这样对后期的施工也是非常有利的,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建筑地基处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针对建筑工程的实施,主要就是确保每个流程能够按照设计稿完成,并且达到完整的标准,这时就要加强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主要地基起到的作用对整个工程将会造成影响。而建筑中往往最注重的除了人们追求的美观,在安全使用方面上才是最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要求完全与地基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基对整个工程接下来的建设是最基本的扎根点,这影响着这个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更好地达到建筑标准,以下将作出分析。
1地基基础处理的主要特点
地基基础处理工作的难度较大。每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地基的处理工作都是最基础的,而地基的处理工作一般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并且对于整体工程的影响也是较大的,所以如果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运用合适的方式去进行解决,同时还需要对整体的建筑结构进行调节。地基处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地基基础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地基处理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基所处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而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工作之前,需要对地基所处的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的勘察分析,这样才能够保障后期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这个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建筑的稳固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也不会对周边的建筑物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在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由于地基处理问题而导致对后期整体的建筑结构产生影响,这样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特点概括
2.1换土垫层地基处理
对于地基施工换土垫层是必须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也是自古以来一直在建设行业不可忽略的过程。通过对建设地基的土地检测,来使用合适的材质进行铺垫,防止因为土壤造成土地面积的承受力降低,出现凹凸的现象,这样所建设的工程就容易出现倒塌。
2.2强夯置换处理技术
通常,强夯法的应用中,主要就是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做好强夯处理,使得相关区域可以在相应的夯打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压实效果,将软土当中的空隙有效的缩小。采用强夯法进行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重点加强对夯击设备的重视,保证夯击设备重锤和起吊设备之间的搭配更为合理和有效,保证夯击效果良好。同时,在对于夯击处理方法的应用中还需要和置换操作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相对于一些含水量比较大,或者土体材料不符合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就需要加强对置换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地基基础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防止造成非常大的制约影响。相对于置换技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需要加强对置换材料的合理重视,在保障材料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对于本地材料的应用。为了能够将强夯置换法应用效果有效提升,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分层填筑以及强夯法,防止由于一次性置换以及夯击的厚度比较大,从而对地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3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取胶结材料处理的方法有利于对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控制,将其与交接材料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合理的掺入水泥砂浆能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比,确保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效率的提高。
其土质的力学性能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无机胶凝材料和粉煤灰,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土壤,从而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改善,确保整个地土质不被腐蚀,为上部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胶结材料处理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有水泥土搅拌法、灌浆法、高压注浆法等,对于不同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保证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整个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以确认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4高压喷射处理方法
运用高压喷沙泵来对浆体进行喷射,进而达到地基土质和黏液充分结合的目的,这种处理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压喷射处理技术。而在通过这一技术进行处理之后,混合体液就会逐步变成加固体,从而达到提升地基荷载承受力的目标。除此之外,灌浆处理技术以及砂石成桩技术等等都是最为常见的几种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所以,在选择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地基基础的现场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而提高地基基础的质量。
2.5胶结处理技术?
针对裂缝处宽度大小不超过2.5mm的裂缝称为细小裂缝;在裂缝处利用灌注粘结剂对细缝进行修补的方法。粘结剂主要包括:异氨酸酯以及固化处理后的多元醇材料,利用材料中的聚合反应,并混合在密闭的包装物当中。利用粘合剂修补时,打开盛放包扎材料的容器,快速分散介质,待反应结束后,采用直接或钻孔灌注方法,填塞到细缝中,根据裂缝生成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分子聚合物,由此加固地基中细缝。同时,在实际应用时应当注意,保证裂缝的清洁,在灌入前要将细小裂缝中的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基层处理完成之后,在混凝土底层涂刷一层树脂胶水。针对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的需要,在底层树脂涂覆之前,首先需要配置混凝土浇注的溜筒粘合剂,在配置使用时,必须并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比例精确计量、配比、搅拌均匀,且胶料需在2h内用完。在地基施工加固中,应使用专业的注胶设备,将配置好的注胶从一端往向另一端注胶,当相邻排气孔注胶时,密封正向注胶嘴,并将出胶的注胶口作为注胶嘴继续注胶,每次注胶直至注胶结束。
2.6桩基础处理技术
在对于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当中,桩基础的应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桩基础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当中的合理设置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桩结构,采用状结构的设置,将软土地基整体的稳定性效果有效提升。和桩基础处理技术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桩结构的实际布置中需要加强合理控制,保证桩体自身尺寸以及相关间距比较合理,防止由于桩结构的布置数量不符合要求,对于地基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桩基础在构建当中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个方面,预制桩在构建当中主要依赖于工厂当中对桩体结构进行提前预制好,在施工当中将其直接打入土层,这样对于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能够获取良好的效果;灌注桩主要就是在建筑施工现场直接进行操作,在软土地基当中采用钻孔的方法,并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关注,使得其能够形成稳定性的桩体结构,能够有效满足软土地基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结构安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基工程的质量。由于地基的不稳定性,对其的处理方法在工民建施工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应根据施工区域实际与土质条件,综合运用多种地基处理技术,为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提供必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永飞.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J].居舍,2019,(36):48.
[2]杨琳,李奇相,宋占涛.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6):153+170.
[3]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
[4]丰富林.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90.
[5]胡皓东,高巍中,李飞.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