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271100
摘要: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关系着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当该工作出现问题时,极易引发多种级联效应,甚至给人们带来人身财产损失。电力企业应该针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效率;常见故障
配电线路大部分都是在露天环境中架设的,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如果不重视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就很容易引发线路故障,甚至带来用电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必须要组织好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从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专项管理等的角度入手,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提升运行维护质量和效率,实现稳定的电力输送。
1 电网配电线路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网的稳定性等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并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目前国企供电公司已使配电线路遍布全国。但是在某些地区极易出现自然灾害,加之地理位置复杂,因此给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带来了困难。
1.2 结构复杂
由于配电线路是直接与用户对接的,属于电能传输过程的最终环节,因此用户的分布情况对配电线路的结构影响很大。配电线路的分支多、线路长度较长的特点决定了其功能。目前,人们对配电线路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逐渐提升,配电线路的结构也逐渐复杂化,出现了各种环网结构。与此同时,由于配电线路的设备厂家以及设备类型的数量和种类众多,让配电线路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
2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就是指配电线路本身存在的各类故障问题和安全隐患。由于中国的配电网建设并不是统一进行的,配电线路的建设时间和跨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使得有些线路投入使用的时间过长,甚至超过了使用年限,这就很容易使得线路本身出现老化甚至腐蚀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线路的输电效率,很容易发生线路熔断和短路的问题[2]。此外,在配电线路施工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前瞻性,使得一开始设计的导线数量过少,伴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会增加线路损耗,导致短路以及跳线等问题的发生。除上述线路本身客观因素之外,电力系统中相关的电力设备故障、电杆质量问题,比如发生倾斜甚至断杆等,也会引发线路故障,在线路运行检修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人为因素
当前在进行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其相关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还有不少偏远地区由于人手不足,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开展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往往是一年才会组织一次,并且也只是针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检修,使得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无法将全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排查出来,进而提升了线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缺乏合理的安排,导致运行维护检修的流程不够规范,进而影响维护工作质量和有效性。
2.3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问题的重要诱因。一般来说外部因素主要就包括天气因素、环境因素、外力破坏、鸟类及树木影响等几个方面。天气因素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遭遇强恶劣天气时,如雷暴、台风等,都有可能会对处于室外环境的配电线路造成一定的损坏。环境因素主要在某些地区受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的影响,不具备防潮和通风的条件,会加剧线路老化和腐蚀的程度。外力破坏主要就体现在再进行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刮断线路和挖断电缆的情况,导致线路运行出现问题。
鸟类的栖息和树木的生长同样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一些鸟类尤其喜欢在线路上筑巢,而一些树木如果无节制地任其生长,使得树木的枝干同配电线路发生纠缠,容易导致线路磨损,一旦遭遇大风天气,将会出现相应的故障问题。
3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3.1 健全和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要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切实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基础就在于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相关电力企业要建立层级化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运维检修部,负责各省地市运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次是要求相关电力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配电线路布局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的状况,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检制度、运行维护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最后是要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轮班制度,对参与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检修和维护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一旦发生线路故障要进行追责,确保各项线路运行维护举措的有效落实。
3.2 有效执行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排障技术
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有效掌握风雨类故障的排障技术,特别是在风雨季要进一步加强线路的巡视工作,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电杆出现锈蚀、断股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以此来进一步有效夯实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基础。同时,进一步有效贯彻落实雷击类故障的排障技术,通常情况下,雷电是输配电线路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因素,针对这样的情况,要进一步不断加强输配电线路管理,把输配电线路巡视工作做实做细,贯彻落实线路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具体情况配备相对应的防雷设施,有效提升线路的防雷性能。另外,针对冰雪类故障的排障技术也要有效掌握并灵活实施。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冰雪灾害的破坏,严重影响电网供电的稳定,由此,对于北方冰雪等相关故障,所涉及的排障技术主要包括,着重排查,进一步做细做实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尽可能有效降低在树木过多地区架设输配电线路。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线路廊道,以便后期排查安全隐患,以此保证输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有更好的保障,进一步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3.3 提升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针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就要求相关电力部门定期组织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强化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线路检修维护技术人才队伍,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此外,相关电力部门还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要进行必要的资源倾斜,增加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比例,并适当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其次,要求强化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人员与所负责区域内所有用电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向居民普及有关的用电安全知识和常识,共同维护配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如何有效做好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等相关问题,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在种类和数量方面持续增多,而稳定安全的管理工作,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配电线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技术和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电力的稳定供给。
参考文献:
[1]胡卓伟.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136-137.
[2]朱纯勇.浅谈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维护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5):219.
[3]张雪峰.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8):167.
[4]沈义福.输配电线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J].农村电气化,201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