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6期   作者:陈芳
[导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利益,
        陈芳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滨州市  256812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利益,还要注重生态利益,做到农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改进农业环保技术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环保科技对农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争取使农业生态平衡。
        关键词:农业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发挥农业环保的积极作用,能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产业,世界各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展开了深入研究。纵观以往的发展经验,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的是节约劳动型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采用的是节约土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模式的构建,都是根据本土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劳动力分布特点决定的。
        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展开了积极研究,并与农业环保工作联系起来,针对以往因农药不合理施用、农业生产生活废物不合理排放、城乡二元环境结构等原因导致的农业污染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总体来看,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如果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会出现病虫害加剧、水土流失等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做好农业环保工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则能够促进农业作物质量、产量的持续提高,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态环境,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维护并合理利用土地,爱护动植物和水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技术适当可行,经济富有活力,社会广泛接受的生态农业才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2]。
3农业环保的主要项目及其作用
3.1 种子的磁化处理
         种子磁化处理是一种新兴的处理技术,该技术是指利用磁场,对播种之前的种子进行处理,从而让种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这样可以减少种子浪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作物声波助长
         声波助长技术是指利用音响的特定频率声波,让农业作物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从而更好更快地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农作物生长,缩短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还能够帮助农作物提高质量和产量,并且在没有污染的基础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有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
3.3 CO2增施
         温室种植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温室种植过程中,CO2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农作物新陈代谢。
3.4 空间电场防病
         空间电场技术是指为了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在空间和地面之间设置一个空间电场,让粉尘及其他物质能够在这个电场里发生脱粉反应,从而抑制农作物表面或空气中的各种病菌。空间电场防病不仅无污染,还能够有效防止农作物感染病虫害。


4农业环保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4.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环保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其阻碍作用,必须深入分析农业环保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首先从农业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环境、水资源环境、气候环境、农业遗传资源环境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生态经济系统,通过将其生态性与经济性相互协调起来,可以确保在实现当期经济目标的同时,不透支生态环境成本,避免对后期的农业发展产生阻碍。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采取自然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环境可持续利用,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2创新农业环保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则是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在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发展模式下,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了单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可以显著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能够改善生态系统功能,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但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先进的栽培技术、农作物轮作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等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3健全农业环保法规
        构建完整的法规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人,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行为加以约束,才能杜绝透支生态环境成本获取短期利益的现象发生。我国在构建农业环保法规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例如,在立法形式上确定研究和教育途径,构建环保型农业生产体系,持续为其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同时应制定农用资金、农用化学制品投入机制,以节约资源为目标,建立高效的投入机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此外,还可以参考日本在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将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并入农业环保政策,推动有机农业的合理化发展。
         4.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主要应通过加强农业环保方面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德国在政府引导下,构建三层次环保农业体系,在低层耕作中控制农药和化肥,在中层控制土壤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高层发展有机农业。由政府分别根据更具不同层次环保农业发展的需求,制定经济补偿标准,对环保农业进行补贴。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保的积极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环保有密切联系,做好农业环保工作能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辰璐.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4):145,148.
        [2] 井增华,陈少林,屈彩玲.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8):251.
        [3] 申建波,张福锁,Kadambot H.M.Siddique.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J].Engineering,2018,4(5):21-24.
        [4] 高磊,朱爱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J】農业与技术,2012,32(06):8
         [5] 王朝文浅谈稻米产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6):45 -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