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石磊
[导读]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的影响
        石磊
        青海红十字医院骨二科, 青海 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研究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颈椎前屈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指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颈椎前屈活动度和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颈椎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颈椎病;综合护理;颈椎活动度
        颈椎病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症、颈椎骨关节炎和颈神经根综合征的总称,也称颈椎综合征,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1]。颈椎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但患者若无严重的退行性病变,在临床常建议非手术治疗方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辅助治疗,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分析综合护理在缓解患者疼痛及提高颈椎活动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50.88±4.37)岁。研究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1.16±4.95)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检查,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中颈椎病诊断标准;②具有良好沟通能力;③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②合并肿瘤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全或对本次研究持保留意见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情观察、交代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包括:①健康宣教 以宣传手册、短视频、讲座及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患者详细介绍颈椎病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排解患者心中的担忧,对患者正确的做法和态度予以肯定与支持,以增强患者信心。③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体位,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视频,与患者交流感兴趣的话题,若以上效果不理想可采用红光、热敷、超声波等物理镇痛方案,患者疼痛强烈时可适当给予药物进行干预。④功能训练 结合患者病情及耐受程度指导并示范功能训练内容,包括头手对抗、双掌擦颈等。⑤饮食护理 制定营养食谱,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采用蒸、煮、炖等方式进行烹饪。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颈椎前屈活动度;采用VA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PSQI评价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1.0;(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前屈活动度和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颈椎前屈活动度与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颈椎前屈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睡眠质量指数(PSQI)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指数为5.66±0.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7±0.79,组间比较t=0.32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椎的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椎间盘脱出,最终导致神经根、颈椎脊髓或椎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导致颈椎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优质护理对缓解颈椎病病情具有显著效果[3]。综合护理是通过多渠道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喜好通过不同渠道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促使患者纠正疾病的错误认知;配合心理护理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增强患者信心具有显著效果;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康复训练是进一步增强预后,缩短治疗时间的有效措施;而健康的饮食为患者提供了全面营养,是病情恢复的基础。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颈椎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综合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颈椎活动度,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春花.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0,7(22):116-117.
        [2] 贾玉苹,杜昕莹.颈椎病保守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3):165.
        [3] 吕晔,水根会.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21,(1):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