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尧 董昭 吴问国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枞阳县供电公司,安徽 枞阳246700
摘要: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月度以及年度线损分析都是通过同期线损的方式来进行,此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出线损的情况。同期线损主要是指线损计算过程中供电量、售电量采取同一时刻的电量计算方式。受到某些技术手段的影响,供售电量无法同步实施,从而造成线损率月度间存在着部分时差电量影响,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发挥其在配电网中所应具有的作用。所以分析配电网同期线损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加强线损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降低线损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降损对策
引言
同期线损管理是基于传统四分线损管理的基础上,为了更加精准清晰和监测原四分线损管理的各电压等级、各级配变损耗分布综合管理的系统性工作,它不仅是分析监测电量损耗的工具,更是体现一个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的有效工具。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保障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电力的可靠供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引入同期线损的系统管理将是电力企业不断走向精益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1线损异常分析
(1)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检查公用变压器考核户及台区用户是否都参与线损计算,有无掉线的情况,如有立即派计量运维人员处理。(2)台区用户归集错误,A台区用户归集到B台区,倒出参与计算线损的公用变压器台区用户,查询出变户关系错误用户后更正档案,调整到实际运行的台区下面。(3)是否有业扩新增用户已用电,但系统还未建档的情况,如有立即完善档案。(4)如上述几种情况都没有,则需要现场检查计量装置安装情况。
2同期线损管理的优势分析
2.1确保不同系统能够统一融合
有效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需要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互通,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增强基础资料管理以及各个系统的建设力度,避免发生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对不同系统进行融合时,要确保数据档案的同步性,要确保中间库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保证计量自动化系统和相关系统(包括配网自动化、营销186、配电GIS等)的数据连接,这样中间库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不同数据的互通,从而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水平。
2.2严管理、重成效,着力提升线损管理新成效
一是线损测算突出“前”。线损采集系统的抄表数据是实时的,而采集和一体化系统的线损数据,都要滞后两天。看到线损异常后再去治理,只能是为时已晚。公司深入贯彻“异常线损可以预防”的方针,每日线损监控中心、各所都有专人利用采集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预测算,提前一天发现并解决失流、失压、功率因数低、三相不平衡等情况,从而确保在异常线损发生前得到有效处置。二是线损管理突出“常”。线损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降低线损关键在于表计,表计管理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决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公司以“看好每一天,盯住每只表,管住每个指标”为原则,开展同期线损日预测、日评比、日管控,分析异常原因、汇报整改进度。与此同时,公司深化“督导+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内外勤”双轨运行工作专班,实行应用系统、设备现场双线核查治理工作模式,加强对重点问题督导力度,加大对指标弱势供电所帮扶频次,有效解决线损管理中的难点、痛点。
2.3梳理岗位职责、加强专业管理
员工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关键要在使技能水平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上下功夫。
为此应做到对客户经理开展计量自动化系统培训,实现针对覆盖率、自抄率、台区线损异常率排查筛选的能力提升;对不能参与计算的台区异常原因分析排查的能力提升。对营销系统变、户关系排查监控培训,通过系统比对,对线损异常台区作初步分析问题判断培训,对负线损台区进行负荷查询,判断计量装置是否异常。
2.4实现全业务链条的贯通
第一,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线损,要加强线损运营监控平台的建立以及应用,通过此平台对于线损数据进行监控、预警以及处置,确保线损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应用在配电网降损方面。第二,要确保同期线损系统和运营监控平台之间数据的有效连通,这样就可以进行静态化线损曲线以及动态化异常数据的分析研究,同时能够确保业务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之间的充分融合。能够利用该平台进行电网线损数据的实时展示,利用平台所实现的专业数据融合可以建立起更加全面、准确的线损数据库,能够对数据实现共享,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配电网线损管理方面。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在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和降损过程中建立起“运检建档、调度画图、营销挂户、线损校核”的全新管理模式,重点加强供电企业内部协同合作、分级管理职责的落实等。另外电力企业也要积极推进数据的治理等工作,能够确保基于大数据的线损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全面、专业地覆盖到各个方面,实现问题的全透视、专业的全面统筹,这样就可以确保线损全业务链条的贯通分析的实现。
2.5解决问题突出“快”
建立“新河线损百强县冲刺”微信群,公司相关人员全部加入其中。每天由线损监控中心通报各供电所的排名情况。对发现的新问题,按类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后发布到微信群,要求相关单位限时完成,对未能按时完成的,要求相关单位在微信群说明原因及整改时限。各单位、供电所都可在群内发布疑难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或相互介绍工作经验,线损监控中心负责问题解答。
2.6同期线损管理的降损优势
导致线路和台区异常的原因分析。对于线路和台区异常的原因,从传统的四分线损管理分析同样可以得出以下具体原因。导致线路异常的原因。一是线路关口表计的计量错误造成线路供入电量的异常,可导致线路线损率异常,但这种情况由于一般情况下统计单元内的线路数量不大,造成线路关口计量点错误的情况较少;二是线路下有公变关口表计接线错误、失流、失压等公变计量装置错误的情况,造成线路线损率的异常;三是客户专变计量装置错误导致计量计费错误同样造成线路的异常,也是电量流失风险较高的一种异常;四是配变和线路之间的关系错误会造成线路正线损或负线损,这方面主要是线变关系档案的准确性影响。台区异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台区关口表计量错误,造成台区供入电量不准确;二是台区下户变关系的错误造成供出电量的误差;三是台区下有用户表计漏计或有用户偷漏电情况。
2.7合理分工划清责任
明确责任人,各级干部员工明确工作任务,党员起带头作用,主动帮扶其他人员。制定异常处置事件完成节点,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采用同期线损“321”模式,优先处置大于等于3天的异常台区,制定有效处置措施。
结语
精益管理就是需要对工作一清二楚,同期线损管理模式下对异常台区进行精准分析,有效处置。明确异常台区存在的变户关系,减少跑现场次数,节省人力物力;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更快更准查找失流失压计量装置;规范辖区内用电秩序,让“电老鼠”无处遁形;通过对三相负荷的整治,有效提高了居民用户的用电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用户投诉的风险;对设备故障能做出更加精确的判别,有效减少工作中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黄超文,肖荣贵.10kV配电网的同期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9,9(6):106-107.
[2]徐飞,孙明柱.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J].安徽电力,2019,36(1):43-46.
[3]李昂.县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