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南市武都区供电公司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使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通过各种技术优化组合,实现在线实时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情况,根据收集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安全测控,进而提升配网监控工作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技术加持下降低配网运行管理难度,在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配网监控监管力度,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实时监管,并根据掌握的数据信息,了解配网运行存在的安全威胁,有针对地进行系统维修、养护工作,让用户可以拥有良好的用电体验。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配网自动化通过整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在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结合配电网运行数据分析电力系统应用情况,确定电网结构参数,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 24 小时全程监管,保障配电网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以下将分析配网自动化概念,同时根据我国配电自动化应用情况,推测配网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1 配电自动化概述
1.1 配电自动化概念
配网自动化可以凭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加持,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掌握电网结构参数并构建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 24 小时全程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通过管理、监测、保护提升配网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配网发生故障后,执行配电网管理与监测工作。
1.2 配电自动化意义
配网自动化系统由配电子站、配电主站、配电远方终端、通信网络构成。配电主站在城市调度中心,完成配电装置内部各子站通信的传递工作,配电子站设置于配电站内分为 35Kv 变电站、110Kv 变电站,配电子站在管辖区内,通过电力终端设备完成通信服务工作,配电子站对DTU/FTU/TTU 等电力终端设备进行科学的管控,完成各子站通信工作,而配电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网络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内部信息可以按照工作需要及时传递通信信息。
2 电力系统配网运行的现状分析
2.1 配电网建设依然滞后,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对电网进行了大量的改建,电网在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建工程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输电网络上,相对于配电网,国家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因此,导致配电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部分基层供电的企业当中,电网落后的状况更加严重,与经济发展脱节严重,配电网基本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不能满足客户对电能的可靠性以及质量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配电网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无法对配电网进行全面改造,这就造成了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无法充分应用的现象,并且还导致配电网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区,由于配电网长期得不到修整,在可靠性、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甚至还有送不出电的现象,对电网的发展速度造成了不良影响。
1.2 配网故障查找、隔离处理时限长
在城市配网中,利用的电缆线路因为施工中存在不规范、质量、腐蚀、风化、自身老化,以及外力等各种问题,所以出现外力损坏、老化短路、击穿等故障特别多,只要发生故障,线路就会处于停电状态。然而,电力抢修人员在查找故障地点,以及进行维修所耗的时间比较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英文简称为 DAS,它以 C/S 结构形式的数据传输方式作为数据传输的基准,其共有三个阶层的技术结构,即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中,应用层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站组成部分,大多用于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感知层由配电终端组成,主要用于对配电数据遥测和远程通信等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无线公网、光缆传输网络和无线专网此三个配电过程进行数据传输到网络层进而进行分析储存,并最后将分析好的分发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做进一步审核。网络层的通信方式有很多种,如载波、光纤和无线网络等,同时为数据传输提供了较为广泛的传输通道,同时也给应用层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造成了很多安全漏洞,如数据泄露、数据造假等,都会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随时都有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可能。
2.1 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的可维护性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软件的可维护性指的是软件被矫正、被修改以及被完善的难易程度。因为配电网的负荷以及线路的建设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工作人员对程序进行维护的工作比较繁重。主要的原因是一个程序进行维护的操作比较难时,就无法满足正常的需求,很容易就会遭到淘汰。因此,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必须要具有可维护性。一个电力工程最根本的竞争力就是,这个电力工程的供电能力以及供电质量。所以说,要确保电力的传输能够顺利的进行。
2.2 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
硬件支持系统一般用于市场预测,它的主要功能是先科学的将数据收集起来,然后对这些数据环比以及同比的变化趋势进行具体的分析,能相对准确预测某一电力区域内某一时段的电力负荷需求及其变化,同时也能预测该地区各行业的用电量分布。用电管理修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用网络信息系统,对用电管理进行监督以及修复,能够对企业用电异常进行自动及时的检测,进而报警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行正常供电的模式设置双回路导线。我们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电力线路上设置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正常运行的状况下,线路能够根据现状分别进行供电,当发生事故时,也可采用自动开关自动向另一端供电,保证正常供电。
2.6 加强配电网自诊断功能建设
无论任何时间和地点,为了使电力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电力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记录、检测以及修复,控制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顺利高效的完成供电。利用自动配电技术解决了数据处理问题,实现了远距离传送信息的目的。在无人操作中,电力企业还可以自动完成设备运行监控,和故障隔离任务。
3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
3.1 及时更新自动网络设备
如果设备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新,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当设备突然的出现故障时,系统不仅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引起电路起火引起火灾。因此配电自动化技术必须及时更新以保证供电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供电的质量。
3.2 实行集中管理模式
传统的配电管理模式中,大多数的用户都比较分散,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并且大部分的组织构件发挥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通过集中的对配电系统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各组织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各组织要素功能的相互转化。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迎合了电力系统发展的潮流,而且还有效地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此外,配网自动化系统拥有强大的功能,例如其具有信息监控、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多个功能,所以可以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投资大、涉及面广、技术力量强的大型工程。然而,我国的相关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利用新技术加大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们应该为电力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伟芳.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198-199.
[2]沈新龙,薛武斌,陆永山,詹林尚,等.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2017,10(10):32~34.
[3]葛亦民,李建飞,曹敏霞,薛物物,等.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对策,2018,21(12):1~4.